打好灾后蔬菜种植“组合拳”
——湖北多措并举保障灾后蔬菜恢复生产纪实
图为武汉市江夏区蔬菜专家正在指导菜农及时抢收抢种。 本报记者戴军摄
本报记者何红卫 乐明凯
6月中旬入梅以来的强降雨风雹袭击让湖北蔬菜受灾范围广、内涝重、抢排难、损失惨。
截至7月21日,全省在田蔬菜面积727万亩,受灾面积317.9万亩,成灾199.6万亩,绝收面积103.8万亩,损失产量160万吨,占全年蔬菜总产量的4%。全省设施钢架大棚损毁12万亩。
7月19日,湖北省副省长、省防指常务副指挥长任振鹤到沙洋县查看汛情灾情时强调,要改管结合,根据季节时令和市场行情,水改旱、粮改经,迅速改种、补种,加强技术指导,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多措并举,确保大灾之年农民不减收。
“去年湖北农业生产达到高峰,决不能在今年遭遇‘滑铁卢’,农业部门要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和农民开展灾后自救,及时提供灾后生产自救技术指导。”6月28日,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在广水市蔡河镇腾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受灾现场查看灾情,看到进入采摘旺季的西红柿、茄子等蔬菜悉数被淹,他与合作社一起商量,就搞好下一步叶菜生产自救,要求湖北各地抗灾救灾措施要有针对性,并组织迅速落实。
保供给,抢种快生菜
“现在叶菜的市场价是灾前的2-3倍,只要能把菜种出来,可有效弥补菜农灾害损失。”7月20日,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长江村,多年从事蔬菜种植的紫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传红对记者说,6月底合作社500亩大棚速生菜全部受灾,现已陆续补种快生菜,这是目前蔬菜市场风险相对最小的作物种类,其周期短、见效快,用大棚避雨、遮阳栽培,商品性好,如果这季好行情能顺利赶上,每亩叶菜在这一个月就能收入近万元,总体收入可观。
这次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而且正是蔬菜生产、换茬的关键时节。据武汉市农委统计,严重的灾情导致本地蔬菜市场占有量由原来的8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特别是叶菜类品种严重偏少。从受灾长期影响看,如果抢种补种产品上市滞后,将出现本地“菜篮子”生产断档和产能不足。
武汉市政府及时通过了市农委制定的《关于抗灾保供对4个蔬菜品种实施“补贴限价销售”的方案》,已于7月13日在全市150家左右大型超市,对土豆、包菜、萝卜、冬瓜4个蔬菜品种实行“补贴限价销售”,零售价格不高于1元/斤,日上市45万公斤,占全市蔬菜消费量的10%。并从7月中旬-8月中旬紧急组织抢播10万亩蔬菜,包括4万亩快生菜,预计到8月初可陆续上市。
找订单,早备秋冬菜
天门市张港镇是全国花菜生产大镇,毛豆和花菜连作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今年约有2000多亩毛豆受灾。种了3亩毛豆的张港镇尹港村农民胡登州说:“雨灾过后抢摘的毛豆每亩减产约两成,饱满度也不够,如果不是有企业承诺的保护价,今年肯定亏大了。”
鑫天公司是张港镇为蔬菜产业引进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有万吨级真空预冷设备和蔬菜冷库,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不管今年毛豆收获时市场价格如何,都按2.6元/公斤的保底价,这是在毛豆种植前就在订单合同里规定好的,比去年2.2元/公斤的保护价高出4角。
“从眼前利益来看,企业是有牺牲,但是从长远发展效应来看,企业要和菜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既保障了受灾农民的利益,也是增强了企业的无形效益和信誉度。”张港镇党委书记杨圣平介绍说,目前张港镇内涝非常严重,9.5万亩农田全部受灾,绝收达4.2万亩,镇里正在组织夏季损失秋季补,早谋划早准备,全面开展花菜营养钵育苗、农技培训,鼓励农户以合作社为载体订单种植。目前,张港镇花椰菜、松花菜、西蓝花、甘蓝等花菜种子都已购回,预计花菜种植面积可达7万亩。
多举措,复产保目标
7-9月原本是湖北平原地区传统蔬菜淡季,为保证这次灾后蔬菜市场供应不断档,价格不暴涨,湖北要求各地加快抢收内涝较重的菜地,尽快科学改种补种,全力复产保目标。
“要紧紧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确保水退到哪里,农业就复产到哪里。”7月13日,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焦泰文在仙桃、天门两地察看灾情时表示。
农业部门干部要与农民肩并肩,指导农民抗灾复产,能保尽保、能收尽收、能种尽种;要抢时间、抢进度、抢季节开展灾后复产,既要算时间账、空间账,更要算经济账、政治账,把农业灾害损失降到最小,为全省农业保供增收作贡献。湖北省蔬菜办已号召省内鄂西高山蔬菜、平原水生蔬菜(早藕)加大采收量,与大中城市对接供应,弥补洪涝灾害造成的缺口。动员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成立专班组织外调货源,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菜来鄂。根据全省240个信息点地头蔬菜批发价格、月度上市量等监测数据,加强生产信息监测预警,分析蔬菜价格走势和产销形势,多途径及时发布产销形势预测、灾情预警及应对措施。
据湖北省气象局发布,随着副热带高压的控制,7月21日雨水渐止,气温迅速升高,预计为期一个多月的梅雨正式结束,湖北转入盛夏季节,为蔬菜恢复生产带来有利条件的同时,栽培蔬菜也要谨防雨后骤晴高温暴晒。
7月3日,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桂华在京山县罗店镇贾店村丰硕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调查灾情时表示,要坚定抗大灾抗长灾的信心决心,要及时把补种改种及相关技术指导到位,及时给困难群众提供种子、种苗信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特别是设施农业这一块,要重点给予倾斜。
防风险,补种需布局
“尽管合作社积极组织了防汛抗灾工作,但是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收效甚微,企业也倍感无助无奈。”7月19日,湖北梅雨期第六轮强降水持续进行,在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龙岗村,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春晖合作社理事长谭伦蔚告诉记者,至今还有4000多亩水稻、蔬菜、苗木、水产等种养基地仍处于渍涝之中,基本绝收,直接损失超过千万元。
“7月6日就跟种子管理部门联系,计划进行水稻补种,最近几天不得不取消了,水不退,雨不停,稻种‘早翻秋’季节已过。”春晖农科院院长王文说,已对受灾田块恢复生产方案进行了研讨。如补种甜玉米有1000亩的订单合同,但订单价格不理想,算了算成本只能勉强保本。孝南区靠近武汉可种快生叶菜,但调查了孝南区周边的武汉市东西湖区、汉南区,他们改种补种已先行一步,这些区域是快生菜传统种植区,技术和市场都稳定,如果春晖也跟风全部种植快生菜,一个月后的市场行情如何也说不好,很难保障社员收益。
“当前湖北全省乃至全国受灾区域较多,如果农民仅凭一腔热情,种满种足一拥而上,可能会出现灾后补种该作物过多,导致集中上市价格偏低的市场风险,对农民造成二次伤害。”谭伦蔚建议,应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受灾范围内,强化灾后补种改种品种的布局调控。绝收且不适合补种改种的田块,应考虑进行休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