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看得见!发烧友打造声乐“健身房” 能看到自己声音“长”啥样
工作人员展示“呜呜练声”如何使用
后台声音技术研发团队
米岚(左)和康凯正在对产品进行测试
临空都市报消息,传统的声乐培训,绝大多数是针对有专业需求的学员,但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既需要提升唱歌的技巧,又不可能花高价师从声乐老师,怎么破?
位于渝北黄泥塝的重庆米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虫科技)向我们给出了答案。该公司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推出了一款名为“呜呜练声”的移动声乐教育产品,通过研发一套全国首创的专业声音识别检测系统,首次让声乐培训实现了可视化、数据化操作,并致力于打造声乐领域的“KEEP”,真正让用户随时随地完成声乐练习。据了解,“呜呜练声”测试版从今年3月上线至今,已经累积了10万用户,正式版将于下个月上线。
特色
研发专业声音识别检测系统 用户能看到自己声音“长”啥样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渝北黄泥塝的米虫科技,这家公司专注移动音乐类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呜呜练声”为公司今年3月新推出的移动声乐教育APP。
“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辅助用户完成日常基础声乐练习以及教学。”米虫科技CEO兼创始人米岚首先向记者演示了“呜呜练声”的使用步骤:针对新用户,首先打开APP,系统会提示进行发声能力及音域测试,这个过程主要是让用户找到自己的声音短板,并针对性进行练习。随后,用户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发声、音准等基础声乐课程,进入相应的阶位练习。
传统的声乐教学,主要依靠专业声乐老师的指导和点评,即便现在很多在线声乐培训平台,也无法利用技术手段对声音进行分析,不能真正意义上摆脱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米岚表示,“呜呜练声”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按照国际声乐标准,通过团队自主研发的一套专业声音识别检测系统,真正实现了对声音的可视化和数据化操作。
“简单而言,用户哼几声,系统就会对声音进行采样,绘制出声纹图,分析出各项数据。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声音‘长’啥样。”米岚进一步解释,它就像是声乐领域的“KEEP”,基础声乐练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再仅仅依靠声乐老师点评。用户还可根据APP提供的课程,进行进阶提升训练,甚至通过音域检测分析用户适合演唱的歌曲,“这个技术在同领域属于首创”。
市场
大数据分析发现市场 90%用户想把歌唱好
说起研发“呜呜练声”的初衷,1981年出生的米岚告诉记者,这源于对市场大数据的理性分析。
原来,米虫科技旗下的有款名为“好唱”的唱歌类APP,经过对800多万用户的声音数据分析和评级后,米岚发现,超过90%的业余爱好者都唱不好歌,“绝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都是音不准、气不足,但恰恰这部分人又是最活跃的用户”。
米岚为此也做过市场调查,他发现,把歌唱好是音乐爱好者的基本诉求,但是传统的声乐培训市场大都针对专业学员,且收费昂贵,将业余爱好者挡在了培训大门外。
既然有市场需求,为何不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发一款声乐培训类产品呢?于是,米岚及其团队从2016年初进行产品研发,今年3月,“呜呜练声”的测试版上线。
联合创始人康凯还透露,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为了给团队加油鼓劲,米岚还当众承诺,产品一天不上线,他就一天不剪头发,并为此付出7个月不剪头发的代价。
规划
引入专业声乐老师 定制个性练声方案
如同大家在健身房,有的人选择自己跑步练器械,有的人则有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健身教练的专业指导。在这个声乐“健身房”里,同样有更高需求的人,这也构成了米岚团队最终要实现的盈利模式——工具免费,专业指导收费。
在目前的声乐教学市场上,形式已经逐渐多元化。线下有成体系的1对1教学,但费用高昂,时间成本大。线上有百花齐放的网络攻略和教学视频,但也存在师生零交互、无定制化练声方案等问题。
团队一直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康凯告诉记者,按照之前的设想,软件将在用户可自练自学的基础上,打开一个端口,由专业认证的导师入驻。“这样用户还能自行选择喜欢的老师,定制个性化的练声方案。”米岚表示。
这在不久后都将得以实现。
点评
用户: 能准确发现自己声音的不足
7月7日,在“呜呜练声”交流群里,来自吉林18岁的徐子轩晒出一张录取通知书,他被北京某音乐类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了,他认为,使用智能软件练声训练对他成功考入播音专业帮助很大。
新奇的声乐教学模式,让中老年人也想尝鲜,苏州的张正林今年53岁,是唱歌爱好者,“我每天花20分钟跟着‘机器’来练习发声,最方便的是能准确看到自己声音在哪方面不足,现在唱高音也容易很多。”
专家:
降低教学门槛 市场需求广阔
“有很实用的地方,特别是对声乐知识欠缺,喜欢唱却不知道怎么学的人,用起来方便。”音乐作词人、驻场歌手王燕冰曾为TFboys、关晓彤等明星作词,她也是该软件的第一批试用者。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并非声乐科班出身,对她而言最实用的功能就是气息练习和找准发声位置。
重庆著名音乐人、璨乐团主唱许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喜好音乐的“野路子”来说,移动声乐教育平台,一方面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另一方面从技术上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对初期学习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不过他也提到,增添娱乐化的课程内容,有竞争力的价格,或许更能吸引用户。
临空都市报记者 杨康平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用户能看到自己声音“长”啥样 渝北这家公司能否撬动传统声乐市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