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伟大的应用” 收获超出想象的成功
褚卫
重庆股市高手系列报道之七>
人物简介>
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曾任职于武汉证券,负责国债期货及股票自营,长于大资金运作;18年证券投资经验。中国股市首批证券咨询资格获得者(1998年);先后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证券专业文章。
重庆晨报记者 刘洋 报道
“我们的规模只是家小私募,但我们在真正用心做投资。”坐在冉家坝紫都星座的穿石投资办公室中,基金投资总监褚卫这样告诉重庆晨报记者。虽然并未强调自己的特立独行,但褚卫对投资的看法和做法似乎都有别于其他私募管理者。
关注科技
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在穿石投资见到褚卫,是在当天股市刚刚收盘后,第一眼就看到身着 T 恤的他脚上趿着拖鞋。这种“特立独行”的打扮似乎与以往西装革履满脸自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些不同。
“我们和市场中很多基金都不一样,我们比较关注科技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所以我们的新基金才起名穿石品质生活。”褚卫开门见山地说。苹果、 小米等高科技企业正在用科技改变生活,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穿石投资就是这一方向的践行者。” 褚卫介绍,“虽然表面上看我们持有的不少个股都是市场中的热门题材, 但我们其实是关注的有勇气改变或者引领行业的上市公司,所以, 我们对企业产品感兴趣的程度更甚于股价。” 褚卫表示, 虽然同样投资了爱尔眼科、科大讯飞等市场热门的题材股, 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但他们投资这些个股的出发点以及理由却和很多同样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不同。
我们投资的是“伟大的应用”。 这样才能与改变世界的科技一起, 收获超出想象的成功。
关注企业边际利润的提升
这样的眼光和想法与褚卫的投资经历关系密切。和多数投资者对股价的痴迷似乎完全不同,虽然他是早在1992年就接触股市的第一代证券投资人,也在武汉证券从业,但给予他更深投资体会的是后来的创业经历。
“那时候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厂,员工最多时有三四百人。”正是这段创业历程,让褚卫对股市投资有了新的体会。股市作为直接融资渠道,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从中获益最大,对当时的褚卫来说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们投资最关注的是企业的边际利润,如果企业获得资金后,业务扩张的成本可以不升反降,获得的利润就能加速增长,这才是值得投资的企业。”褚卫说。
从产品端了解上市公司
投资理念的不同,导致他们研究企业时的关注点也明显不同。虽然作为投研人员不多的私募基金,对于周期性行业的了解,穿石投资更多依赖券商的投研报告, 但对于公司真正重仓的潜力股,无一不是他们自己从市场中发掘的,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则是他们研究的重点。
这种方式似乎有别于其他私募。“我们是不喜欢内幕消息的私募。”褚卫毫不避讳谈及内幕信息这个敏感话题。他表示,有些投研人员甚至散户觉得调研上市公司,更多是打听内幕消息,以便在市场上获得更多主动,但“这不是穿石的风格”。褚卫说,我们持仓的股票没有一只是重组类的题材股。
最能代表他们投资风格的个股应该算是爱尔眼科,这只个股早在创业板 600 点时他们就布局并持有至今。买入爱尔眼科不是根据上市公司或者投研方的信息,是缘于患有眼科疾病的亲人的亲身体验,随后深入对其产品和市场进行调研。“可以说,穿石的重仓股,大多是来源于生活,从产品端开始对上市公司进行专业研究、决策”。褚卫认为, 只有“有价值的服务或者产品, 才有最大的投资潜力”。
重庆晨报:最近股市步入调整,你们怎么预测市场的表现,如何应对?
褚卫:我们是一家中性策略的私募投资基金,主要投资TMT、医药等行业个股,希望通过持仓获得超越牛熊的表现,所以大盘走势对我们持仓影响并不大。近期虽然降低了部分个股的持仓,也是因为这些个股涨势过猛,持仓市值超过基金净值10%而被动减仓。虽然目前市场大幅调整,但我们的净值下降并不明显,今年以来依然有80%左右的收益。
对话>
创业板是 魔鬼和天使同在
重庆晨报:作为主要投资创业板的基金,你怎么看现在市场的题材炒作?
褚卫:举个简单的例子,不论一个产品价值多少,如果包装精美,那势必和性价比无缘。而投资要有收益,必定要低买,高价买入并不理智。说到我们持有的创业板个股,我们的建仓时间很早,有些个股持股甚至有3年以上,买入位置很低。
重庆晨报:有人说创业板已经满是泡沫,你怎么看?会破吗?
褚卫:泡沫肯定有,但何时破灭不便预测。放长眼光,创业板整体来说,目前是天使和魔鬼同在,只是80%以上可能是魔鬼。虽然创业板有泡沫,但长期我们还是继续看好我们的持仓个股,因为这些可能是其中的天使。
体会
以实业眼光来选择有潜力的上市公司
一、股民进入市场首先要明白 ,金融市场交易的其实是各类风险,因此,交易是有不确定性的,最好是只打有准备的仗。
二、一切都不应该那么复杂,不论是上市公司的业务模式还是投资决策本身,都应该秉承“简单就是美”的理念。
三、让股市的配置功能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投资者特别是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深入挖掘有潜力的上市公司,以实业的眼光来选择有潜力的上市公司,毕竟股市是为实体服务的工具。
四、调研不能只是走形式或者沦为发掘内幕消息的渠道,内幕消息并不是“必胜诀”。五、投资“伟大的应用 ”,收获超出想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