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帽子”未必抢到“双一流”
高校的人才竞争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日趋激烈,一些学校开出的价码也越来越高,比如,华东某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了该校“史上最高”待遇——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
不管是院士、“长江学者”,还是“千人计划”“特支计划”等入围者,人才毕竟只有那么多,所以有媒体把眼下的人才争夺称之为“抢帽子”。因为各高校的抢筹目标,主要就是这些头上“戴帽”的人才。建设“双一流”,当然要重视人才,没有人才支撑,“双一流”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但如果把“双一流”建设简单理解成抓紧“抢帽子”,恐怕未必就能抢到“双一流”。
“双一流”建设当然要引进人才。从长远看,“双一流”建设的成败,部分取决于对存量人才的争夺,但从更长远看,则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更多一流人才。不能否认人才流动可使学术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但如果高校在“抢帽子”上用力过猛,对年轻学者的发现和培养却不甚用心,一流人才早晚会抢无可抢。对存量人才的争夺,本质上是一场零和游戏,争来争去,优秀人才的总量并没有增加,只不过是从一个口袋挪到了另一个口袋而已。如果说有受益者,那恐怕也只有少数拿到了高薪的人才个人而已。值得忧虑的是,在这种“抢帽子”的热闹之中,潜藏着一种对“双一流”建设的认识偏差,以为“双一流”可以凭借纯利益驱动,通过短期内的人才和资源聚合,来个“短平快”的“速成”。此种思维不除,对“双一流”建设本身就是极大的方向性干扰。
人才当然有流动的自由,也有流动的必要,但如果人才流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高薪等巨大的利益诱惑,那无论对人才自身还是对高校学术文化的发展,都未必是好事。有媒体报道,在人才争夺白热化的情况下,部分人才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已经开始在不同单位之间频繁跳槽,如上海某高校引进的一位专家,在个人补贴和启动经费到位,且学校投资5000万元建立起软件平台后不久,就又受聘到另一所高校任职,以获得高额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一位西部高校的管理人士说,有些所谓的人才,利用东部高校“求人心切”的心态,在不同学校之间跳来跳去,不断刷新自己的薪酬标准,个别人跳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来学校,待遇却翻了好几番。对于个别人才来说,如果流动看重的并不是事业平台,而是一时一地的利益诱惑,那无疑是对学术生态的极大破坏,是对学术尊严的极大贬损。
高校之间出现人才竞争是正常的,但人才的流动,应该是高校和杰出人才之间以学术文化发展为导向的双向契合,如果演化成高校和少数人才之间纯粹的利益互动,那么对“双一流”建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断然不可小觑。
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把“培养”放在了“引进”之前,并明确提出要“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以“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中包含的战略眼光,值得高校管理者认真领悟。否则,眼下虽能多抢到几顶“帽子”,但如果失去了这个“可持续发展能力”,离“双一流”只能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