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 她们凭什么获得

13.05.2017  17:40

当地时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通过官方网站宣布了2017年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的获奖者名单,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传染科护士长游建平获此殊荣。

消息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关注。“南丁格尔奖章”,作为国际红十字会设立的护理界国际最高荣誉奖,重庆曾有两位护理人员先后于2009年、2015年获得过。

除了大家所关注的新一届获奖者游建平,另外两位“提灯女神”,当年又是凭借怎样的敬业精神获得这一荣誉的呢?一起来看看她们故事。

42届南丁格尔奖章:

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鲜继淑

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鲜继淑2009年荣获第42届南丁格尔奖章,她是重庆市首个获得这一奖项的护士。

在西南医院,医护人员们常亲切地称呼鲜继淑为“鲜儿”。

鲜继淑短发、朴素、干练。当年,在获知自己获得南丁格尔奖章后,她曾颇感不安———“我太‘平凡’了,没什么闪光点。” 

看看鲜继淑的经历,平凡却并不简单:历任西南医院骨科护士、神经外科护士长,护理瘫痪病人3000人次、昏迷危重病人4000人次。神经外科护士李梅,回忆了自己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一幕:一次,一位病人灌肠后仍然无法排便,非常痛苦。分管护士除了反复给病人灌肠外,束手无策。病人家属找到鲜继淑,她二话不说,戴上手套就为病人掏大便……

我们当时看到护士长这样做,都非常震撼!这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像她那样去做。”李梅说。

2008年5月,鲜继淑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出色表现,成为她获得南丁格尔奖的重要因素之一。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得知医院要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的消息后,鲜继淑第一时间强烈要求参加医疗队。

刚抵达映秀,面对现场密密麻麻躺着的600多名危重伤员,鲜继淑凭借自己多年骨科和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经验,迅速组织划分轻伤、重伤救护区,成立现场救护小组,紧张有序地展开救治。部分伤员伤口感染严重,恶臭,但鲜继淑始终坚守在伤员身边……

2008年5月15日凌晨2时,在映秀镇中心小学发现了被压在废墟下的小学生张春梅,鲜继淑得知后,立即摸黑赶到学校,冒死钻进废墟里,看到了这位双腿被水泥板压着的11岁女孩,在小女孩的旁边还有3具血肉模糊的遗体。

2008年10月,当这个11岁的小女孩从西南医院康复回家后,给鲜继淑打来电话的第一句就是:“我能叫你鲜妈妈吗?

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

重医附一院护理部副主任赵庆华

2015年9月15日,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其中有一位获奖者,就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庆华。 

其实,关于赵庆华的故事,在重医附一院流传的就有不少,其中两件事最让人印象深刻:常主动上夜班,凌晨还拿着手电筒在病房四处巡视;对自己有点“”,经常拿针头扎手上血管,这样做只是为了扎针时更准。

1982年,赵庆华成为一名护士,进入重医附一院。1991年初,一位患胃平滑肌肉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入住心血管内科,病情严重,但该病症所用药需严密监护和精准的穿刺技术,且护理任务十分艰险。

此时,已怀有身孕的赵庆华站了出来,主动承担起这名患者长达8个疗程的化疗护理。由于长期化疗,患者血管条件很差,为减少病人痛苦,赵庆华不得不脱掉防护手套。如此一来,过度劳累加上长期接触化疗药物,赵庆华不幸流产了。

没多久,她就主动重回工作岗位了。”同事说,赵庆华坚持了8个月,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她却因此落下了并发症,失去了生育能力。

2001年,三峡移民工程启动后,库区医疗资源短缺,赵庆华又主动站了出来,承担起库区护理建设帮扶的任务。此后10年,她几乎没有节假日。库区面广、条件差,为了培养护理人才,她常年奔走在主城和库区之间。

库区路途艰险,走一趟要8-10小时。尽管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但赵庆华没有放弃。

10年来,赵庆华几乎跑遍了三峡库区基层医疗单位,帮扶累计千余次,惠及医院70余家,培训医护人员10万余人次,但高强度的工作,也使她落下了失眠、胃溃疡、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 雷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