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9年跟拍大桥建设者,七旬摄影师眼中260米高空的壮丽风景……
重庆千厮门大桥(2012年摄)
2009年,摄影师吴崇顺,65岁;2018年,74岁。一个摄影师,在近9年的时光里可以做很多事,但吴崇顺只做了一件事——用镜头记录重庆这座城市的建设者。
老当益壮的摄影师吴崇顺
近日,影展《建设者》在渝中区较场口开幕,该展览共展出了吴崇顺128幅精选作品。作品中的建设者们,曾修建过牛角沱轨道线、鹅公岩大桥、寸滩大桥、轨道4号线等。“前不久,轨道5号线、10号线投用,寸滩大桥通车,很多人因此而欢呼雀跃,我也不例外。开心之余,建设者们在高架桥上,在烈日下的音容笑貌,却时时在脑海里回荡......是该整理整理这些年的点滴记忆了。”吴崇顺说,他办这场展览,就是为了向建设者们致敬。
轨道3号线建设者们(2010年摄)
9年时光,数以万计张照片,走过的路,爬过的桥,流过的汗水,听过的故事,对于一位老摄影师来说,也是艰辛万分。1月29日,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影展现场,听吴崇顺讲述了9年摄影时光背后的故事。
早晨5点起床坐第一班公交去拍摄
重庆寸滩长江大桥(2015年摄)
吴崇顺从事摄影的时间很长。上世纪80年代,他便开始了摄影创作之旅。他的本职工作是太极集团西南药业的宣传干事,后在市群艺馆当培训老师。自从下决心拍摄建设者主题照片后,他便辞去了培训老师的工作,开启了一心一意的9年跟拍之旅。
吴崇顺不开车,出门摄影,就背着摄影器材,坐公交、轻轨。为了不错过良好的光线、拍摄时机,他通常要赶第一班早班公交,早晨5点左右起床是常事。“我家住在沙坪坝,为了去拍寸滩大桥南桥头的建设者,通常要一大清早起床坐一个多小时公交,然后步行40多分钟才能到达拍摄地点。拍完以后,我收起装备坐公交赶下一场,经常一天要跨好几个区进行拍摄。”
寸滩大桥上的建设者(2016年摄)
说起坚持的缘由,吴崇顺表示,他觉得城市建设者们值得被记录。“近年,重庆轻轨、大桥、高速、高铁等不断新建和通车,让我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美,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建设们辛勤付出。”
决定拍摄这个主题照片以后,吴崇顺先后拍摄了江北大剧院、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鹅公岩大桥和轨道三号线等。几年下来,他拍摄的照片虽多,但让自己满意的照片却很少。“起初,我的拍摄方式是走马观花式,断断续续地拍,后来发现这种拍法不行,拍不到建设者的灵魂。”
寸滩大桥(2015年摄)
“反反复复思考后,我决定还是要沉下心来,拍摄出真正有深度有看头的照片。”重新敲定思路和方向后,吴崇顺决定选择当时正在建设的寸滩长江大桥和轨道4号线寸滩到黑石子段等几个点,来进行驻守蹲点拍摄。
建设者们由不准拍到主动找他拍
大桥建设者们的午餐
既然决定要拍出“有灵魂”的照片,那么深入建设者工作场所是必不可少的。但起初的拍摄并不顺利。
“有一次,我去江北嘴,去之前没想到那里‘荒无人烟’,于是什么吃的喝的都没带。到了以后,只能忍着饥饿拍摄,一整天没吃一口饭,没喝一滴水。后来有了经验,我随身就会备一些干粮。”吴崇顺表示,拍摄条件艰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经常“打白板”,在一个地方蹲一天,有可能一张满意的照片都没拍到。另外,拍摄对象回避他的镜头,也是一大难题。
重庆轨道4号线的建设者
“刚开始我去拍照时,他们很多人都不配合,有些甚至直接拒绝了拍摄请求。随后我就跟他们讲,你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你们值得被人们记住。有了这些照片,等以后你们的后代长大了,你们就有资格骄傲地告诉他们,这些桥是我们修的。”吴崇顺说,把这些道理说通以后,他们的抵触情绪基本上就消除了。“为了更进一步走进他们,我后来决定将拍得照片洗出来送给他们,算是我的小小心意,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份纪念。”
前前后后,吴崇顺送出去的照片有500多张。“工友们收到照片时很开心。他们说,以前也有摄影师来拍过他们,但从来没有人会把拍得照片洗出来送给他们。”
让吴崇顺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年9月。“当时,我拍完照片,有位綦江的工友找到我说,很想要我给他拍的照片,可那天刚好是他工期结束的一天,第二天一早他便要离开。我听完以后就向他保证,不管多早,照片一定送到。”随后,吴崇顺匆匆忙忙离开工地,坐车到临江门洗照片,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便出门,把照片送到那位工友手上。
鹅公岩大桥正在灯饰改造
通过送照片,吴崇顺和工友们成了朋友,有时候中午都和他们一起吃饭。工地上来了新人,他们还会主动要求请他去拍照。“他们敞开了心扉,因此我不仅拍到了作为建设者的他们,也拍到了生活中的他们。例如他们吃午餐的场景,夏天聚众冲凉的场景。有了这些生活化的照片,所有照片都像有了灵魂。”
近70岁爬上塔顶完全不腿软
鹅公岩轻轨专线桥建设
为了拍出好照片,除了走进建设者们的心里,吴崇顺对所拍摄的轨道、桥梁也做了不少功课。他能随口说出所拍摄对象的长度、高度、所用材料,以及构造的专业术语,有时候工友们听了都觉得惊讶。
除此之外,为了找到好角度,年近70岁的吴崇顺坐升降梯,上200多米高的主塔顶都是常有的事。“幸亏我没有高血压,且不恐高,戴上安全帽以后,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我会选择跟着工友们爬到高处。到了上面,我也不是很害怕,因为自身比较谨慎,注重安全。我越是这样拍摄,越对建设者们产生敬畏之情。”
鹅公岩轻轨专线桥建设
“有一次拍摄的时间正值夏季,工友们在狭小的钢箱梁里面作业。滚烫的钢板,焊接时产生的高温、噪音,以及打在身上让人发痛的金属颗粒,致使周边环境十分恶劣。我蹲在钢箱里测量了一下温度,将近60摄氏度。”看着这样的环境,吴崇顺本想放弃这次拍摄,但当他看到工友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业,心内一横,还是咬牙完成了这次拍摄。“当时,我全身衣服都湿了,由于钢箱梁里面空气不流通,差点就晕了。还好有个细心的工友,帮忙搬了一个电扇过来吹着通风。”
吴崇顺说,摄影期间,90后这个群体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90后是年轻一代,他特别想用镜头记录下这一代人的变化,以及他们默默无闻努力的样子。
“我选了几个90后作为我的跟拍对象,来自西昌的杨思林便是其中之一。他所属工程队是专门从事大桥主缆索架设及钢箱梁连接等工作。我2015年第一次给他拍照时,他刚满20岁,眼神里满是稚嫩,皮肤也很好,做着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3年过去了,杨思林完成了他在重庆的工作,随队伍转战广州,参与当今世界第一跨度的虎门二桥的建设。”
吴崇顺跟拍的90后之一杨思林
镜头记录下了杨思林成长的点滴变化。2017年,吴崇顺去广东,再次拍摄他。那时的杨思林,由于风吹日晒皮肤粗糙了不少。经过3年锻炼,他早已不是那个稚气十足的孩子,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他站在260米的塔顶上,熟练地架设缆索、用对讲机指挥塔吊操作......我感慨万千,这孩子早已成了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大桥建设者。”
鹅公岩轻轨专线桥小憩的建设者
吴崇顺说,他很高兴,有这样一批建设者,从他的生命里经过,他们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而他的相机,却将他们肆意燃烧的青春定格下来。“他们是一群值得被记录的人,而记录他们这件事,我会一直做下去。”
琴弦一般的大桥建筑材料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范圣卿 部分图片同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