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丨三百年前磁器口生产的瓷器你有吗?有就发财了!
磁器口
康熙初年湖广填四川时期,江氏家族由福建迁移至磁器口。作为制瓷世家,江氏家族依托磁器口青草坡的丰富资源以及自身精湛手艺,成为了沙坪窑瓷器的开山鼻祖。自此,磁器口的陶瓷产业,繁盛延续近三百年……
建文帝三次隐逸之地
古朴气息的石板路,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摩肩擦踵的人群,沙坪坝的磁器口古镇,早已成为了外来游客的必游景点。到过磁器口的人,都知道古镇的麻花、毛血旺、鸡杂,但磁器口因何得名,是否与瓷器有关,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
△古朴气息的石板路
躲开拥挤的人潮,远离街巷的热闹喧嚣,穿过条条街巷,拾阶而上,位于磁器口马鞍山顶的磁器口后街,是一处别样的静土。转角处,一座现代与古朴共存的重庆记忆博物馆,正安静地伫立于此,静静地诉说着关于磁器口曾经的故事……
△古朴气息的石板路
磁器口位于嘉陵江下游处,巍巍的歌乐山脉蜿蜒曲折,在靠近磁器口江畔时渐趋平缓,其余脉白崖山山脚出现一片平地,形成了一处回水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天然良港。过去,磁器口取白崖山名,为白崖场。西魏时期,佛教传至川东,佛教徒在白崖山上开始建立寺庙,称为白崖寺,又称宝轮寺,一时香火兴旺,各路香客云集。加之水路交通发达,促进了白崖山脚下的工商业兴盛,白崖场逐渐繁华热闹起来。
△磁器口的后山,有一座重庆记忆博物馆,正藏匿着关于磁器口的过往
时至宋、元、明更替之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而白崖场地处偏僻,远离战火,相对稳定。于是,大量川东难民避乱白崖场。白崖场民居增多,依山傍水出现了一条由条石铺成的石板梯坎路,路两旁各类民房客栈、吊脚楼鳞次栉比,造就了今日磁器口古镇的独特景象。
明初靖难之役后,败出朝廷的建文帝削发为僧,与少许随从逃出南京,藏隐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长达四十余年。其中至少三次隐逸于白崖寺中。白崖山因此更名为龙隐山,宝轮寺也获“龙隐禅院”别称,白崖场也称龙隐镇。至今,在宝轮寺的大殿梁上,仍保留有“大明宣德七年岁次壬子十二月九日甲戌修造”的墨书题记。
△馆内关于磁器口的旧照
随着航运业的发达,明代中期,龙隐镇名声四播。当时社会逐渐稳定,经济不断发展,龙隐镇人口迅速增加,嘉陵江已成为沟通川西和川东的重要通道,大批货船停靠龙隐镇码头,各种生产物品、日用杂货在此集散,一个重要的商埠正在龙隐镇形成,而在这往来货物之间,磁器口的名特产品——瓷器,更是名声渐大。
磁器口制瓷鼻祖的江氏三兄弟
磁器口与瓷器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时期,磁器口已开始制作陶瓷。地处歌乐山山脉东麓的青草坡一带,以砂岩风化而成的石灰性较弱的灰化黄土壤,以及岩石风化为土壤过程中的残积土为主,附近拥有有大量含煤量较低的小煤矿,和石英石、白云石、石圭石、白矾土、白泡石、黄色粘土等制瓷的原材料,是相当丰富的制瓷资源。
△过去的磁器口码头
歌乐山上有可观的薪柴,隔壁的渣滓洞还有烧陶瓷的煤炭,均可作烧制陶瓷器的燃料。一旁的清水溪、凤凰溪有流水,可作为水车的动力碾压粘土。因此,临近歌乐山的磁器口,仿佛是一个天然的瓷器生产地。
时至明末,战乱频发,四川人口锐减,龙隐镇也人烟陡散,被毁殆尽,宝轮寺香火残存,清政府便以奖励和其他优惠措施,招徕他省人口开发四川。《清文献通考》卷十九记载,“各省贫农携带妻女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出现了人口大迁移的局面,也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湖广填四川”。其中,来自福建汀州连城县孝感乡江氏家族的江生礼、江生鲜、江生鲍三兄弟,也一起来到了四川。
△过去的磁器口码头
当时,江家三兄弟拖着一大家子人走到龙隐镇时,一家老小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已无力举足北行。于是,三兄弟抱着碗插上稻草标沿街叫卖。某天,江氏兄弟的老二,偶然在路边得一白胡子神仙指点,江氏家族遂落户到磁器口青草坡,开办起了窑厂,从此竟发家壮大起来。
这民间传说虽听起来玄乎,但也不无道理。要知道,福建历来是我国制瓷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以建窑和德化窑闻名于世,江氏家族的制瓷手艺当然也不容小觑。而擅长制作福建德化白瓷、青花瓷的他们,最后选择在青草坡一带“重操旧业”、开窑烧瓷,或为理所当然。
△磁器口烧制出来的瓷器
依托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以及家族制瓷的绝佳手艺,江氏家族的制瓷作坊逐渐发展,并成为了磁器口地区最大的瓷器工业。同时,在江氏家族制瓷工艺的影响下,其他陶瓷厂也纷纷在此聚集,产品如榨菜坛、泡菜坛、大平底敞口器盖、罐、缸、钵、壶等生活用瓷器,量大质好,为此,还开创出一个日后影响巨大的日用瓷品牌——沙坪窑。
被瓷业改变的集市码头
随着沙坪窑声名鹤起,磁器口很快成为川东民用瓷器的重要出产地。据《巴县志》记载:“土瓷以龙隐乡为著,瓷器口碗厂坡并以此得名。尤为乡民乐用,远道来此贩鬻者,往往不绝也。”从磁器口产出的瓷器,北至陕西、南充、遂宁,西至宜宾,向东出川到达湖北等地,规模空前,供不应求。
△磁器口烧制出来的瓷器
在那个以水运为主的时代,磁器口作为繁茂的商业市集和转运码头,便成了沙坪窑的重要销售与中转口岸。当时,所有瓷器产品必须通过磁器口装船外运。但是,青草坡是荒野之地,到磁器口没有大路,瓷器需雇请当地村民,以扁担、绳子、箩筐、背篼等简单工具,用男挑女背的人力方式,经马桑岚垭,上正北路,运到磁器口街上铺面或嘉陵江河边装船外运。
为此,江氏家族特地制定了“下雨打烂碗要赔,天晴打烂碗不赔”的运瓷行规。这行规与传统思维不一样,是为了提高佣工自觉性,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而特意设立的。江家认为,天晴的时候,运送瓷器的工人跑得很快,摔碎了瓷器就可以不赔钱;但是越是雨天越是该小心的时候,却摔碎了瓷器,工人就必须赔钱了。
可以说,没有磁器口这个大码头,就没有沙坪窑瓷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因为磁器口的码头效应,反过来促进了青草坡陶瓷业的飞速发展,瓷窑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产、运、销一条龙的陶瓷产业。
渐渐地,随着瓷器贸易的兴盛,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磁器口的主要产业。乾隆年间时,民间更是将龙隐镇称为“磁器口”。据史料记载,首次以官方公文形式明确出现“磁器口”,是在乾隆中期重庆府巴县衙门的一条告示中,可见,磁器口较为正式的官方称谓是磁器镇,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许多文人所著文章里,也称磁镇。但在民间语境或说民间口语里,又被称作瓷器口。这一点小改动,源自古人对于字句的考究。
△磁器口烧制出来的瓷器
重庆著名文史专家林必忠先生认为,在当时,磁与瓷两字是通假字,但是,“瓷”仅只是单一的词汇,而“磁”字的意思更多,既有瓷意,也包含制瓷所需材料。因此,磁器口最为准确的涵义,是制瓷产地与瓷器销售口岸。
△磁器口烧制出来的瓷器
青草坡的江氏家族碗厂,就这样从康熙年间开始代代相传,沿袭八代,至20世纪70年代磁器口瓷器的生产销售基本衰亡停止,持续了三百余年。
如今,在磁器口的小街上行走,虽已不见陶瓷产品的踪迹,陶瓷业也已彻底从磁器口的历史里消隐。但是,在磁器口后山上的重庆记忆博物馆里,还依然保留着曾经的些许经历,还能窥见一丝曾经码头繁华的端倪,捕捉到江氏家族的流光碎影……
△如今的磁器口
原标题:如果你收藏有三百年前磁器口生产的瓷器,现在就发财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