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农村探索股份合作试点 让土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资产

18.11.2017  13:15

  十一月十四日,大桥村村民正在蔬菜种植合作社的大棚内嫁接茄苗。记者 汤艳娟 摄

  一亩地入一份股,137户农民用承包的325亩土地变身股东,预计每股年底分红将超1000元——今年初,大足区三驱镇大桥村的大水井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探索股份合作试点,引进大足区供销社、联手5个农村能人、带领一帮农民当股东。年底前,他们将给农民股东派发首笔红利。

  “资源变资产,农民成股民。”11月14日,大足区三驱镇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该镇引导大水井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胆探索股份合作试点,让沉睡的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变成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资产。

  唤醒沉睡的土地资产

  大桥村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增多、传统农业效益不高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土地闲置下来,富饶的土地变成了沉睡的资产。

  “荒着可惜,可年轻人不愿回乡种地。也不知道种什么效益才高?”大桥村村支书魏跃金介绍,三年前,大足区供销社给村里打气:大桥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可以成立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由供销社协助推进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可是,要经营好合作社,带领大家致富,并非易事。选谁来当社长?选谁发展生产和负责销售?一系列难题摆在了大桥村村委班子的面前。

  “必须找能人带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营。”魏跃金说,经过在全镇开展能人大搜罗,最终他们将目光瞄准了5个能人:精于管理的区人大代表王云成、擅长种植技术的覃谷成、巧于经营的杨波、专于运输的陈崇华、善于营销的赵学生。

  魏跃金颇为意外的是,当他忐忑地向这5人提出想法时,他们都爽快地应允下来。

  随即,由王云成任社长,大水井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很快,合作社流转650亩土地建起蔬菜种植园,聘请近百名村民常年进园务工。

  让农民分享更多红利

  合作社发展起来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大规模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村民除流转费、务工费外,并不能分享更多利益,从而出现生产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由于打工是按天计算,所以有的人便敷衍了事。”王云成说,令他颇为头疼的是,此前蔬菜上市的季节,有外村人来菜地偷菜,在园务工的村民居然视而不见。于是,他下决心,合作社必须改革,让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今年3月,在三驱镇政府的引导下,大水井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开始探索股份合作试点,采用“国有公司+农村能人+周边农户“的模式,发动农民以一亩承包地入一份股,首批吸纳137户村民入股325份。

  自此,合作社的持股构架变成为:大足区供销社以资金入股,占股36%;农村能人以资金入股,占股51%;周边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占股13%。按照股权条款约定,合作社对入股农户实施保底价分配红利,即每年每股分红不低于500元。

  首年每股分红将超1000元

  在大水井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的试点下,农民以入股形式与合作社共担风险、共享红利,由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

  在合作社的一个大棚内,正在嫁接茄苗的建卡贫困户师宏书对记者笑呵呵地说:“大家入了股,每一株菜苗都是自己的,哪有不认真干活的道理?

  生产组长邱德建接过话茬:“入股前,像这样的茄苗嫁接,一个人平均嫁接800株,入股后,平均嫁接量超过了1000株。大家都知道,多劳能多得嘛。

  “一块地种出了两份收入!”邱德建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首先是自己在菜地的务工工资,每年不低于2万元;其次是8亩地的入股红利,共4000元。

  这时,兼职财务监督员的村民陈礼华拍着胸脯说:“4000元是保底价!今年,预计我们的销售营业额将达500万元,纯利润约200万元,每股分红将超1000元,到时候你能分到8000元呢。

  ……

  “村民的主动性增强了,推诿扯皮的事就少了,我们把精力和时间腾出来,思考市场,引进技术。”王云成介绍,合作社正在大力开展项目引进和市场开拓,已与市里的科研机构合作探究蔬菜高效生产模式,还与知名旅行社就发展乡村旅游等事宜进行了洽谈。

  对此,三驱镇负责人说:“目前,他们的股份合作还仅限于经营层面。下一步,我们还引导他们从资产层面进行深化,如将农家乐、鱼塘、果树等入股的形式,让更多村民成为股东。

编辑: 李海岚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