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重庆周公馆:国共两党曾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图)

13.07.2015  17:44

现在的曾家岩50号周公馆门前竖了一尊周恩来全身铜像。本组图片均由记者 李相博 摄

周公馆会客厅。

    新华网重庆频道7月13日电  在重庆市渝中区曾家岩50号,一栋三层楼房依岩而建,一面临江,一面临港,依稀可见当年的庄严肃穆。这里就是有名的“周公馆”,周恩来战时在重庆的居所,但它还有个隐蔽的真实身份——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中共中央南方局办公地之一。

    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办事处住房甚是紧张,而曾家岩地处市区,靠近国民政府,会客访友和与各界人士接触都很方便。邓颖超便以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名义,租用了曾家岩50号主楼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对外称作“周公馆”,但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构所在地。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林彪、王若飞等人在渝期间常住于此。

    在周公馆外面,距大门右边百米之遥就是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边毗邻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周公馆的内部环境也非常有趣,主楼的底层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为南方局租用,其余分别租给了时任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秘书刘瑶章,国民党上层人士端木恺,还有时任重庆市市长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领导的“战时妇女服务团”。这样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同进一个院、共住一栋楼的有趣现象。

    住在这里的国民党人士虽然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人员共同进出一个大门,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息,但互相几乎没有往来,却也相安无事。1958年董必武重返曾家岩50号时,曾题诗一首“八年抗战此栖身,‘三打维支’笑语新。戴笠为邻居在右,总看南北过门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周公馆当年的内外环境。

    1946年5月,周恩来、董必武先后率中共代表团、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大部分人员离开重庆前往南京。曾家岩50号又成为中共代表团驻渝联络处和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机关驻地。吴玉章以中共代表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身份率上述两机关人员驻节于此,与国民党重庆当局保持联系,并全面领导云、贵、川等西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1947年2月28日深夜,国民党重庆当局突然出动数百名军警宪特,武装包围了这里,无理查封公私财物,强迫集中中共在渝公开人员,软禁中共代表吴玉章和联络处、省委机关及化龙桥等处《新华日报》社人员达十天之久。经过吴玉章的坚决斗争和据理强求,最终中共驻重庆和成都两地人员分别于3月8、9两日乘机胜利返回延安,《新华日报》昆明分销处人员亦随后抵达延安。

    全国解放后,周公馆回到人民手中。195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在这里筹建纪念馆。1959年,董必武还曾为这里题写馆名:红岩革命纪念馆曾家岩分馆。196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这里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曾家岩50号周公馆门前,再也看不见当年那条狭窄而幽静的石板小路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曾家岩广场。广场中央塑着一尊周恩来风雨兼程、辛勤奔走的全身铜像,人们在这里追寻往事,缅怀伟人,探索未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