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记者 周雨 摄
访谈嘉宾:
市商务委主任 张智奎
市口岸物流办主任 聂红焰
江津区委书记 程志毅
4月15日-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希望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这是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要求,也为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重庆该如何发挥带动作用、书写内陆开放的价值定位?5月4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商务委、市口岸物流办、江津区主要负责人。
增强集聚辐射能力 提升重庆对外开放程度
重庆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要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重庆该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
张智奎:重庆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必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也离不开对外开放。所以,重庆要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深开放程度。
平台是开放的重要载体。重庆拥有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多个开放平台。这些平台正不断释放红利,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重庆自贸试验区,通过“先行先试”,创新多项制度,让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做生意越来越便利。截至去年底,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129项,落地率85.4%。在国家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中,重庆已实施127项。同时,重庆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了13个创新典型案例、3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案例6个、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12个。
重庆将进一步建设大平台,整合资源要素,增强集聚辐射能力。目前,重庆开放平台进出口额占全市八成,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超70%,集聚效应明显。重庆要更加充分发挥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放平台在全市开放发展的核心载体作用,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完善开放平台体系,丰富开放平台功能,促进开放平台协同,形成开放发展聚合效应,增强集聚辐射能力。
同时,重庆还要营造好大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重庆营商环境位居中西部第一,这表明重庆营商环境正不断优化。重庆将进一步对标对表国际先进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企业需求导向,持续改善硬环境、提升软环境,全面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居环境,加速国际化现代城市建设,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聂红焰:口岸也是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重庆将积极打造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种要素聚散的开放大口岸,努力打造口岸高地。
具体而言,一是提升口岸开放和管理服务水平。要优化口岸布局、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统筹口岸和服务模式创新。特别是“单一窗口”建设,要推动其与税务、银行、保险、邮政、民航、铁路等相关行业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
二是优化口岸物流营商环境,主要从推进口岸物流降本增效、行政事项精准放权、规范精简口岸收费、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
三是做好口岸物流运行调控,比如加大绩效考核和评估力度,建立健全全市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评价制度,建立物流行业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分析研究的工作机制。
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
重庆日报: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重庆该如何用好、用活这一优势,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
聂红焰:重庆的区位优势,让其“四通八达”,而物流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所以,重庆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重庆目前已打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流大通道,构建了铁公水空四式联动的物流大枢纽。其中,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两大国际物流大通道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累计开行915列;目的地覆盖全球6大洲73个国家和地区的173个港口;主要货品扩展至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建筑陶瓷、化工原料及制品、轻工及医药产品(饮料)、粮食、生鲜冻货等300余个品类。中欧班列(重庆)去年开行量突破1000班,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开行量超过2000班的中欧班列。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重庆)开行456班,同比增长238%。截至今年3月,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3552班次,占全国中欧班列数的25%,总货值1340亿元,开行总数和货值均全国第一。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同各方继续努力,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这也表明,重庆向西、向南两条国际物流大通道,是重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贸往来、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
重庆将持续优化现有物流体系,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编制修订《重庆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物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并加快编制《重庆市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方案》和《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方案》;调整优化物流发展布局,加快规划建设“3+12+N”市域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引导物流产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推动全市物流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物流发展政策支撑,瞄准物流业发展趋势和重点领域,创新调整物流扶持政策,分类研究重点领域扶持发展专项政策。
在大通道建设方面,重庆将围绕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国际航空通道等方面做好文章。
一是巩固提升中欧班列(重庆)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重庆)功能和网络体系,积极开行中亚国际班列,提高班列开行密度和数量,同时推动“渝满俄”班列常态化开行。二是加快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建立国家层面对内对外统一协调机制,联动沿线各省区市打造重庆运营中心、运营平台和物流枢纽,并加大陆海新通道货物转运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加快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以国际直达为重点优化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提升重庆国际货运中转和分拨效率,推动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等航空企业在渝建设运营基地。力争在2019年,重庆新开通国际航线10条,出入境人员增长10%,国际航空货邮量增长10%。四是持续释放长江黄金水道运能,推动落实长江黄金水道优先过闸机制,加密渝甬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数量,推动渝汉沪铁路货运班列开行,有效保障重点外贸物资快速运输。
张智奎:利用区位优势,重庆应该拓展大通道,提升枢纽功能,完善口岸体系。下一步,将继续立足重庆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建设辐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涵盖铁公水空四种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口岸体系全、功能配套齐、通关效率高、服务环境优、集聚辐射强”的口岸高地。
同时,借助区位优势和物流大通道,重庆可以主动、积极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合作,促进贸易往来,增加双向投资,促进产业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如此一来,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互动会更加紧密,也会更好地起到“推动”作用。
各类展会,是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实现合作的有效途径。所以,重庆将全面提升展会品质和影响力。不仅要发挥好西洽会、智博会两个国家级展会平台作用,更要积极支持展会“走出去”,特别是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为重点,聚焦东盟市场,选择重要节点国家,举办中国品牌商品暨重庆出口商品展。
发挥多要素叠加优势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重庆日报:各区县是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的重要助力。江津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在对外开放上具有自己的优势。就江津区而言,下一步将如何落实总书记的要求?
程志毅:江津区牢固树立“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发展理念,努力在重庆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中,承担起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江津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开放平台政策、交通和专业市场等优势,这些都是江津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砝码。
在公路方面,江津区有约200平方公里土地位于重庆绕城高速以内,区内有多个高速路下道口;渝泸高速、江习高速建成通车,合璧津高速江津段正加快推进。铁路方面,江津区除了有渝贵铁路珞璜南站,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也建成投用。该枢纽年货运量2000万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长大笨重货物、集装箱、怕湿货物、商品车运输物流中心。水路方面,年吞吐量2000万吨的珞璜长江枢纽港已具备运营条件。
江津还有重庆第三个、主城区外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江津综合保税区。目前,该综保区已累计签订协议63个,涉及金额达527亿元,注册外向型企业70家。整体来看,江津区是一个集综保区、铁路综合物流枢纽、长江枢纽港等开放平台于一体的区县,这在全国也很少见。
接下来,江津区的重点是积极参与到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目前,江津区已开行了“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并将结合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依托陆海新通道,与广西及周边地区联动,打造“综保区+交通枢纽+口岸+分拨中心”的复合型开放平台,推动形成南上北下、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江津区将依托“水公铁”联运优势和江津综保区的平台优势,为重庆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商品提供保税仓储、保税展示、电商直销等服务。江津还可联动广西防城港国际航贸产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等,探索跨境海公铁空多式联运冷链合作新模式,打造“综保区+交通枢纽+口岸+分拨中心”的复合型开放平台。另一方面,江津可依托各专业市场的分销体系,为东盟进口商品在西部地区分销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同时,江津区将切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具体行动,着力抓平台、拓通道,抓招商、引人才,抓协作、优环境,加快推动江津区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跃升。
在平台提升方面,江津区将依托江津综合保税区和双福、德感、珞璜、白沙四个工业园的“1+4”开放平台体系,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同时,积极拓展口岸功能,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现代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总部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在通道拓展上,江津区将着力构建“立体式”开放格局。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进一步对接东部沿海地区;向南常态化运行陆海新通道江津到北部湾港班列,力争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周周班”运营;向西加快与中欧班列(重庆)衔接,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向北加快融入重庆主城,提升开放层次和能级。
江津区还将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朋友圈”。一方面,江津区会依托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加强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国际商学院、佳士集团等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商业协会合作项目落地。另一方面,江津区会依托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和珞璜长江枢纽港等,加强与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口——广西的主要口岸城市开展深度合作。
短评》》
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上下大功夫
路是人走出来的,机遇是人创造出来的。目前,陆海新通道已形成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三种方式,中欧班列(重庆)年开行超过1000班。“一带一路”,为重庆融入全球贸易格局搭建了良好平台。
开放之路永无止境,需要勇敢者过了一山再登一峰。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切希望。要承担好这一使命任务,就必须与时俱进深化认识,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具体落点,当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前锋。
发挥带动作用,首先是通道问题。“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深居内陆的重庆,与世界远隔山海。让各类资源要素汇聚山城,就要统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铁公水空四种方式,促进各类开放通道互联互通,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畅起来。只有大通道上的运营成本低了、中转效率高了,贸易交往才会更加频繁。
有形的互联互通体现在交通上,无形的互联互通体现在平台和机制上。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两江新区等,是重庆对外开放的高点和重点。打造一流的开放平台,就要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强化内容建设,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开放的机遇,蕴藏在不止步的改革行动中。在开放机制上,要持续推进政策创新,优化管理体制,深化区域合作,让国内国际两个“朋友圈”越来越大。
重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物流运输、进出口贸易,还要拓展到产业领域。做大做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就要培育壮大各类开放主体,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拿出货真价实的拳头产品。大水养大鱼。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外地游客欣赏完李子坝轻轨站,感叹道:“这不仅反映出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也折射出重庆人的敢想敢做。”重庆敞开“向外看”的胸怀,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上下大功夫,必将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辑: 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