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半个世纪以来《收租院》风雨历程

23.04.2017  11:42

青铜《收租院

有人说过,在新中国建立后的重庆至少诞生过两部经典文艺作品,曾经以巨大的震撼力轰动过全国甚至影响到世界许多国家。第一部当属影响力至今不减的《红岩》;第二部就是50岁以上人几乎都熟知的大型雕塑群像《收租院》。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黄桷坪的喜马拉雅书店里,意外碰到52年前《收租院》主创之一的王官乙教授。正在查询资料的81岁王老告诉记者,他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收租院50年》(暂定名)一书将于近期正式出版,借以澄清较长时间以来对《收租院》和刘文彩的众多流言蜚语。

四川安仁:1965年创作的《收租院

收租院50年》将再现创作时的台前幕后

1956年毕业于西南美专雕塑系王官乙,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大师,获阿尔及利亚美术家协会荣誉会员,第一批艺术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美国大都会博士生导师,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因艺术成就卓越获加拿大荣誉公民,曾多次参加大型雕塑创作工作并赴国外讲学考察。作品《玉碎》获建国30周年美展三等奖,《小八路》、 《瞿秋白》、《示威去》等被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出版有《大足石窟艺术》、《王官乙雕塑作品选》等。

王官乙说,谋划、写作了较长时间的《收租院50年》一书分为三册。第一册主要是真实反映大型泥塑组雕《收租院》从创作、构思、构图等到50多年来历程,大约35万字;第二册主要反映《收租院》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5次修改、6个版本,主要是图片;第三册主要收录了《收租院》的创作体会、争论、评论文章以及媒体的报道,大约收录有300多篇文章。

23日上午,王官乙告诉记者,该书将披露《收租院》的台前幕后和半个世纪的创作、修改、毁誉、起落等。这是一部完整记录《收租院》的50年历史的书籍。《收租院》之所以5次修改、6个版本,实际上大都是在特殊条件下文革历史的产物。到了上个世纪70年底后期,四川美院用玻璃钢镀青铜复制、创作的《收租院》,才回归到第一个版本的真面目上。

正在喜马拉雅书店查阅《收租院》相关史料的王官乙教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吴国富 摄

创作《收租院》起因是为农民服务

如果了解《红岩》创作前期历程的人可以发现,《收租院》的创作经历与其有惊人相似,都是在前期做过一些规模不大的创作,最后才成就了经典之作。从王官乙回忆录里可以看到,在20世纪60年底初,中国处于强调阶级斗争教育时期。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师生在50~60年代,已经创作出许多反映工人农民生活以及革命斗争的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受到广泛赞扬。“如何更好地为几亿农民服务和雕塑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成为川美的一大困惑。1965年5月11日,川美接到了刘文彩地主庄园陈列馆的请求支援函。

1965年6月4日,当时带毕业班的王官乙和赵树同教师,带领五个美院雕塑系毕业班学生到了地主庄园,会同地主庄园陈列馆两个美工、一个文化馆干部、一个民间艺人“会师”,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集体创作队伍,拉开了创作大幕。“当时创作人员又深入调查访问,听那些苦大仇深的农民讲诉。”王官乙说,这是为创作前打基础,到6月23日正式动工。为了节省财力物力,到集市上购买用得上的柴禾,作搭架用。泥就是收租院外田土里的泥,稻草就用隔壁农民的稻草,每个塑像成本才花几元人民币。在创作中,还请来当地农民当模特,现场排演收租情形。

在喜马拉雅书店收藏的复制《收租院》时的史料。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吴国富 摄

未完工就被专家比喻为一颗“原子弹

据了解,《收租院》里原来安排四大段,后改为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怒火七段,从众多的情节中筛选,26组情节,人物共114人,82个男人,32个女人,其中有17位老人,18个少年儿童,正面人物96个,反面人物18个,还有一条狗。在156件道具中,其中71件真道具,为了增加真实感或因塑造有困难,采用真道具50多件,如风谷机、鸡公车、桌子、椅子、木斗、草帽、扁担、箩筐、竹棍、绳子等。

当年9月13日是创作的最后阶段,全国美协负责人华君武、王朝闻在李少言陪同下来到大邑县的庄园,还带来北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出版社的记者和电影摄影师。看了《收租院》泥塑群像以后,十分高兴,非常重视,王朝闻当时就说,《收租院》是一颗“原子弹”!这样的形象比喻,意味着评价的高度和将要产生的影响力的广度。他们当场决定要在北京展出,并要大力宣传。10月13日,全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现代雕塑奠基人之一刘开渠来到庄园,他认为这是雕塑史上的一次革命,并正式通知准备去北京展览。后来中小学还把《收租院》正式编写入课本中。

国内外展出产生巨大轰动效应

1965年12月24日《收租院》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正式开幕,观众参观之踊跃,新闻舆论之重视,确是空前。开幕的当天和以后几天,首都各大报纸都以《收租院》为中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都是头版头条或头版重要位置刊登消息,用整版或几版的篇幅刊载《收租院》的泥塑照片。1965年第6期《美术》杂志几乎成了《收租院》的专刊。截至1966年1月30日为止,30多天共接待观众240404人(即平均每天8000人左右,而当时在京登记等待观看展览的观众人数还有200万。

1973年当时作为一名初中生的记者,跟随络绎不绝的学生队伍在重庆文化宫观看了《收租院》,大邑县、刘文彩、大斗进小称出、飞轮风车……都通过雕塑深深印在童年的脑海里。

据介绍,之后复制了玻璃钢、青铜《收租院》雕塑,《收租院》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先后到过德国、美国、韩国、日本、意大利展览,受到普遍欢迎和赞扬。

1999年蔡国强复制的《威尼斯收租院》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获金狮大奖。1996年4月24日在重庆四川美术学院和大邑地主庄园召开《收租院》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对《收租院》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百年美术经典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上也有《收租院》的一定地位。

复制《收租院》 每人每天特供一两五钱肉  

在喜马拉雅书店里,王官乙教授查阅到一件珍贵的史料。这是一份四川省复制创作泥塑《收租院办公室》打给重庆市委宣传部的报告。文中写道:“遵照文化部、省委和市委指示,创作人员因雕塑工作劳动量大,请给予一些照顾;翻制人员,因从事玻璃钢镀铜生产,属有毒操作,有损身体健康,应实行保健。申请供应物质,肉类(包括保健)每人每天一两五钱,油类每人每天一钱五等”。

王官乙说,《收租院》在全国取得轰动性成就后,四川美院雕塑系经过研究并得到重庆市委同意,集体为歌乐山烈士墓创作一套大型群雕。为此,雕塑系创作小组多次实地考察,与《红岩》小说原作者讨论并听取建议,参看了大量“红岩”烈士生平资料,访问了部分在世当事人,完成了《红岩》群雕的设计稿,1966年上半年,重庆市委根据创作小组的设计稿,在烈士墓修建了专门的陈列室,后来爆发文革,《红岩》群雕工作中断。

王官乙说,根据《红岩》设计稿内容,在歌乐山修了一处陈列泥塑长廊,其中有监狱、碉楼等建筑。王官乙现在很想找到当年的设计稿。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吴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