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管理站三大创新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着力围绕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融入问题,创新开展集中教育矫治、疑难寻亲服务、社工深度介入等救助方式,有效提升了救助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探索集中教育矫治模式。为彻底纠正流浪未成年人心理畸形、行为偏差、反复流浪,市救助站探索集中教育矫治模式,对全市符合条件的流浪未成年人进行3个月以上的集中教育矫治。重点围绕矫治疏导、特殊教育两个核心,设置基础教育、行为矫治、素质拓展、体育保健、法制天地等5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运用课题教学、互动教学、实景操作、情境模拟、专业社工介入等方式,进行行为矫治和心理辅导,纠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偏差,避免重复流浪,真正回归社会和家庭。2014年以来,受到教育矫治的有107人。
构建疑难寻亲服务体系。制定《滞留疑难人员寻亲工作规程》,建立个案管理、多方查询、定期探访、网络寻亲、媒体寻亲“五位一体”的寻亲服务体系,帮助因年老、年幼、残疾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的受助人员,特别是智力障碍、精神病患者等滞留疑难人员早日回归家庭。具体做法是:对滞留疑难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实行个案管理;通过电话查询、实地走访、哑语交流、DNA查对、跨省协查等方式多方搜寻亲属;与托养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定期探访机制;对2个工作日内查找不到的及时发布到“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和重庆市救助管理站网站,扩大社会关注面,提升寻亲成效;每年定期策划公益寻亲专栏,联合重庆电视台等市内主流媒体,通过新闻报道、网络广播等方式发布寻亲信息,建立起以传统媒体为基点、网络新媒体为重点的寻亲信息公布平台。近4年来,已成功帮助86名滞留疑难人员找寻到亲人。
建立社工深度介入机制。在对受助对象需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设立“色彩与生活”、“我爱我家”等朝会主题10余个,重点开展情绪疏导、潜能开发、危机干预生命教育、青春期情感干预及生殖健康宣教、疑难寻亲、跑站矫治等特色专业社工服务,推动实现流浪救助由单一的物资救助,转变为集物资救助、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教育矫治、贫困帮扶、能力提升、功能恢复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救助,形成特色流浪救助社工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