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推进教师培训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
近年来,綦江区教委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理念,整体设计、区域推进教师培训综合改革。
一、理顺教师培训层级,构建五大培训体系
理顺教师培训层级,构建国培做示范、市培保骨干、区培保全员、校本研修重实效、自我研修扬特长五大培训体系。 一是国培市培育骨干。 遴选优秀教师,建立包含38个学科的国培市培备选库,解决教师工学矛盾,保证参训人员质量。 二是区培80学时保全员。 采用顶岗置换研修方式开展10天80学时全员培训,每次调训同一学科约50人,轮训全区近8000余名教师,已培训教师4000名。 三是校本研修重实效。 推行主题研修,实行项目管理,实施校本研修培训券制度,实现跨校选课研修。 四是自我研修扬特长 。设置学术交流、技能竞赛、论文发表、课题研究四大板块课程,制定评价标准,专家组认定成果,折算学分计入学分银行。
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一是设置培训项目开发组。 按照培训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资源开发、活动实施、项目评估的程序,分学段、分科、分类设置32个培训项目开发组,研制培训课程、评价、培训师建设等体系。 二是开发课程资源。 按照先学自训、因学施训、返校跟训三阶段,“教研训”一体,分层、分科、分岗、分类开发课程资源。已开发出全员80学时集中培训、新教师岗前一月入职一年培训、班主任专项培训、村小全科教师培训等300余门课程资源,其中实践性课程不少于60%。 三是打造区内培训师队伍。 “好教师就是好培训师”,遴选250名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组成培训师队伍,开展教师培训基本原理、培训课程资源培训开发技能、培训效能评估、培训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培训师队伍实行学员评价、专家考核、动态管理,逐步优化。 四是优化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形态,专家讲座、现场考察、教学实践、小组分享等形式互为补充。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情境式等多种方式。
三、创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积极探索教师教育新路径
一是建立体系 。区政府与第二师范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实施师资共建、基地共建、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五大工程,构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体系。 二是开发教育资源。 建成10所职前教师培养实践基地校,建立由100多名骨干教师组成的师范生教学实践导师队伍,指导师范院校学生完成见习、助教、实作、顶岗四环节教育教学实践性课程学习。 三是学分互认。 初步完成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学分认证理论研究,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学分认证、转换和运用机制,建成共享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
四、搭建学分银行平台,创新培训考核模式
一是开发信息平台。 开发融教师信息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课程管理、教育资源管理、网络培训学校和学分银行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信息共享、资源互用,实现学分管理的全网络化。学分银行设置教师个人账户、所在单位账户、培训机构账户和公众查询账户四个端口,具有存储、兑换、借贷和支付功能,自动生成学年度学分券。 二是开展学分认证。 国培、市培根据培训机构返回的结果认证学分,区培按学时、出勤登记,作业练习、学习表现、考核考试综合认定学分。校本研修按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继教中心充值等程序认证学分。自我研修成果按个人申报、学校初审、专家评定、系统认证四个流程认证学分。学年度根据学分高低按优、良、合格、不合格认定教师继续教育等级。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 认证结果与教师资格年度考核、评职评优等挂钩,并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和办学水平督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