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维:虎妈or猫爸?有第三种选择或许更好
04.06.2015 16:11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近日,在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小学进行了一场既普通又特别的“六一”节联谊活动。简单的自唱自跳节目、好玩的互动游戏环节,跟很多小学进行的儿童节庆祝活动没有区别;但不同的是,陪伴小孩子们玩耍的是另外一群大孩子——巴蜀中学的“哥哥姐姐们”。
据介绍,巴蜀中学和人民路小学正在进行一种“大孩”带“小孩”的互动教育尝试。通过各类活动和方式,让高中生日常“帮带”小学生,大孩子体验了“老师家长”的责任感,小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近龄人”的思想教育。
“哥哥姐姐”帮“弟弟妹妹”完成心愿
上周五,人民路小学五年级全体78名小学生每人都写下了自己的“儿童节心愿”,有些想要漫画书,有些想要巧克力、糖果等零食,还有些想要动画人物的帽子,甚至还有孩子许愿考试取得高分。这些简单纯真的愿望不是给父母或者老师的——这些愿望是给“哥哥姐姐们”的。
孩子们口中的“哥哥姐姐们”——巴蜀中学高二•十五班的全体学生,来到了人民路小学-巴蜀中学儿童节联谊活动现场,“哥哥姐姐们”把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了久等的“弟弟妹妹们”。
“你心愿里说的那部漫画我看过,我小学时候也喜欢看漫画,现在回想一下觉得这两本对我帮助最大,听我介绍也看看这两本?”
“张慧琳,你喜欢吃巧克力糖果吧?希望这些零食让你过节吃得爽,但我以前因为吃甜食太多,长得胖牙齿不好,你能够控制自己少吃一点,以后就不用减肥拔牙了。”
“你们几个都想下次考高分吧?考试前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给你们补习。我小学时候也一样,老做梦有个机器猫帮我找答案,每次都能考高分,其实后来才发现,考得了多少分不重要,每次尽力了有进步了,成绩自然越来越好。”
面对比自己小七八岁的小学生,“哥哥姐姐们”俨然有了师长风范。因为近似的年龄和经历,“心想事成”的孩子也对这样的活动产生了强烈认同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
“互助教育”模式值得肯定
“儿童在学前班、小学阶段时,如果有‘好哥哥好姐姐’的引导,教育效果通常来说会更好。”重庆市骨干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刘杨有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她说,积极的教育引导,对于儿童思想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据介绍,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有类似的问题,他们正值由“小孩子”到“小大人”的转变期,思想开始有些叛逆。对于身边的老师有些害羞,面对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有些羡慕嫉妒,面对自己的父母又有些紧张与害怕。平时的教育只靠父母老师不停“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式的进行通常收效甚微,反而是同龄人或是年龄稍长的孩子能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
谈到活动的初衷,巴蜀中学高二年级主任王智说:“高二的学生算是成年人了,但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还是容易把他们当做需教育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他们一种成年人责任感,也是让他们成长成熟的教育方式之一。”
“这样的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大家参与度非常高。”哥哥姐姐们的班主任龚育佳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也是这次联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她说,让这群大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热烈讨论、相互行动协助,想办法让“完成心愿”活动既要快乐又有意义,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对高中生非常有益的社会实践和锻炼。
老师家长作用不可替代
针对这样的儿童教育尝试,王智认为这个活动的形式十分有新意,也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互助教育对小学生和高中生都只是一种教育辅助手段,不能完全自由发展,老师、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加强引导。”王智说,在选择互助教育的形式以及引导方式时,双方老师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他建议尝试互助教育的老师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既要和自己的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也要和互助学校同行有积极沟通;二是对于互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考虑周全,既要有意义又不能“玩得疯”;三是对孩子们互助活动的细节把控要适当,太细会失去意义流于形式,太放手又缺乏教育意义容易引起反效果。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04.06.2015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