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创新 他们凭什么获奖

02.02.2018  04:11

    本报记者 匡丽娜 
    日前,一则消息令重庆教育界备感振奋——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个创新实践项目和优秀个人获奖,重庆三个案例名列其中,它们分别为江津区教委的《深化管办评分离办人民满意教育》、南开中学校校长田祥平的《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以及秀山高级中学校教师胡淑英的《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
    上述三个案例具体是什么内容,分别有哪些特点,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对此,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江津区教委:“管办评分离”促进学区内教育资源均衡化
    “当前,政府管理教育越位、错位甚至缺位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仍不同程度存在,其中管得过多过死这一现象较为突出。”江津区教委副主任蔡增灏说。
    从2015年开始,江津启动了“三个五工程”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当年10月,江津被列为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也是其中唯一一个以区政府为改革实施主体的试点单位。
    所谓的“”是指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管理教育行为;“”是指推动政校分开,健全学校现代管理制度。“”是指推行多元评价,提高教育评价综合效能。围绕“”“”“”这三方面,江津提出了“五个规范”“五个健全”和“五个提高”的改革内容。
    “通过实施这些举措,使其由‘婆婆’向‘服务员’逐步转变角色,更多承担督导、协调、服务职责。”蔡增灏举例说,改革前,质量监测、绩效评价、保安招聘、教师培训等都是政府直接插手管理,改革后,这些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或放权给第三方实施,提高了公共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不仅如此,江津区还清理镇街和区级部门职责清单63项,清理区教委行政权力清单7大类71项,并将58项过程管理事项列为业务指导清单而不纳入对学校及学校负责人的考核,通过这些举措为学校“松绑”,激发办学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推行了学区制改革,整合调整原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行政区域范围,依托优质学校设立21个学区,使教育管理层级由“区—教管中心—学校”三级管理向“区—学区(学校)”两级管理过渡,助学区内教育资源均衡化。
    南开中学田祥平:特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教育的功能不只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这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如是说。
    事实上,一直以来,南开中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通过继承传统、革故鼎新,打造彰显时代特征、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培育科学精神,夯实人文底蕴。
    “《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这一课程体系的打造,历经了4个阶段。”田祥平说。
    早在1984年,南开中学便开创性地开设6门校本选修课,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校开设了20余门选修课程,初步形成了相应课程的讲义。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4年,南开中学逐步沉淀了一批精品选修课,公开出版了校本教材,成立了专项课题组,并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框架。同期,该校又开发了以“南开讲坛”为代表20多种活动课程。
    进入新课改后,南开中学从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两方面推进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创造性地构建了教学双线互动的课程体系,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并逐步完善课程开发、管理、评价等制度。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该校不断加大课程建设革新力度。体育、艺术开展选项教学,武术、扎染、皮具制作等门类丰富。文综、理综开始走班试点,分层分类教学更进一步。目前,该校已开发了近300门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这些生动丰富的课程和活动让南开学生具备了广博知识、健全人格、高雅气质、宽广胸怀和旺盛创造力。据统计,近5年南开学子体育方面获得2个世界冠军、近20个全国冠军;艺术方面获得近百项国家奖;科技创新获得10多项国家奖。
    秀山高级中学胡淑英: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秀山高级中学有近7000名学生长期寄宿在校,留守学生约有46%,农村学生约有80%,隔代管理的学生约占25%。“在学校里,由于一些学生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心理防线十分脆弱;在学习上,一些学生得不到家长的帮助和指导,这些都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困扰。”胡淑英说。
    于是,该校对家校共育的实施途径进行创新研究,这项课题由胡淑英牵头实施,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进行研究。
    “为了做好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学校想了很多办法。”胡淑英介绍,例如,学校开通了校讯通或建立微信群或QQ群,方便与家长及时进行双向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及时获知和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设立了家长开放日、报喜(忧)台,设置家长来访接待处,多途径地建立与家长及时沟通的渠道。
此外,学校还设计了“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研究的评价量表”,对学年度学校、年级、班级的家校共育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运用于班主任的评先评优以及评职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