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整治 提升管理水平 建设美丽山水城市 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据重庆日报消息 5月11日,市委书记孙政才前往我市部分城市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干道沿线和湖库整治现场,实地调研城市环境整治情况。他强调,城市是全体市民共同的家园。建设美丽山水城市,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更要高水平管理。必须把城市管理、环境整治放在突出的位置,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扎实的举措、深入的作风,着力推进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城市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市容面貌,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经过整治后的渝中区鼓楼巷、通远门老城墙,浓厚的巴渝历史文化风情在一亭一阁、一砖一瓦中得以重现。孙政才说,城市环境整治要注重保护好、利用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历史文脉融入现代都市生活,既留住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又营造良好环境品质和城市风貌。在察看沙坪坝区嘉陵路沿线立面整治、劳动路临街环境整治、西南医院至新桥医院沿线环境整治情况时,孙政才说,加强城市干道沿线环境整治,要整体设计、多措并举,统筹实施交通道路整治、建筑立面整治、市政设施改造、市容环境改善、园林绿化提升等,打造整洁有序、清爽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城市建设管理既要重视主次干道、也要重视背街小巷,既要重“面子”、也要重“里子”,给群众创造干净、舒适、整洁的环境。位于北部新区的八一水库经过整治,水质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昔日的污水塘已成了当下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孙政才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做到整治一片、改善一片、美化一片,真正还清水于民。江北区鲤鱼池社区原先环境脏乱、公用设施破损、出行不便,区里在整治前问需于民、整治中问计于民、整治后问效于民,花小钱、办实事,老旧社区换了新颜。孙政才对此给予肯定,并要求有关方面切实加快老旧社区水、电、气、管网、电梯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城市环境整治真正体现民意、服务民众、改善民生。
调研中,孙政才随访市民,还专程来到市民家中,征求大家对城市环境整治的建议和意见。江北区鲤鱼池社区居民魏明莲说,整治前社区耗子多、狗粪多、蚊虫多,经过整治,社区干净多了、舒适多了、整洁多了。对于一些市民提出的建议,孙政才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解决。他说,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人人有责。要通过集中整治解决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与广大市民一道共同建设和维护好我们的家园。
孙政才指出,近年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也要看到,当前重庆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政设施、交通秩序等方面以及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等薄弱区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重庆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美丽山水城市的定位、与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差距。
孙政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城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细微处着手,从薄弱点发力,及时回应群众期待和关切。城市环境整治是个系统工程,既要下大力气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又要将城市环境纳入全市整体规划建设管理通盘考虑,坚持整治与建设、管理并重,以整治促建设、促管理、促规范。要把环境整治与市委市政府滚动实施的民生实事结合起来,既解决市容环境中的顽症难题,又解决人民群众的所急所需。
孙政才强调,要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城市环境整治综合协调机制,注重上下配合、条块结合。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完善网络化、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管理服务向社区基层延伸、向背街角落延伸。创新城市环境整治推进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利用山水资源,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要切实强化责任,各区县政府在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中要承担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促进城市环境整治全覆盖、常态化、长效化,促进辖区“街面整洁、立面清爽、地下通畅、空气清新”。要坚持共建共享,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社情民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舆论引导、社会监督、全民参与、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
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市领导凌月明、张鸣、陈和平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