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工程专家详解重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后可近距离感受其历史的厚重感
●老鼓楼衙署遗址保护规划提出了建设重庆城市历史遗址公园的概念规划,包括“一线四片”的构思
1月22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19年文物考古学术报告周”举办第二场讲座。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工程专家库专家、重庆市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专家袁东山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庆理解与行动》为题,结合钓鱼城遗址等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和活化利用实践作了讲座。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有哪些价值?重庆如何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针对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讲座结束后袁东山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
文化遗产承载着鲜活的历史
重庆日报: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袁东山:已故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曾说:“文化遗产这一得天独厚、无以估量的文化资源,其潜在的巨大综合效益,定能转变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重庆日报:文化遗产有哪些价值?
袁东山:文化遗产拥有历史、艺术、科学、精神、旅游等多种价值。认识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是因为它们的内在价值——文化遗产是再现真实历史的证据。它形成于过去,认识于现在,施惠于未来。它是具有生命的。
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动工开建
重庆日报:文化遗产保护中,大遗址保护广受关注。我国大遗址保护经历了哪些历程?
袁东山: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历程,即1949年以前的从可移动文物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阶段、1949到2005年之间的从文物到文化遗产(遗址到大遗址)保护阶段和2005年以来从大遗址保护到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阶段。
重庆日报:针对大遗址保护,国家层面有哪些行动?重庆又有什么案例?
袁东山:2005年,中国正式启动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截至目前,我国有36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67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2013年,钓鱼城遗址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处。此外,钓鱼城遗址考古还曾获得田野考古奖(中国考古界最高奖)三等奖等众多奖项,这是对重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肯定。
去年12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还成立了大遗址保护研究中心,将在重庆宋蒙战争山城遗址群的科学研究、考古发掘、保护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重庆日报: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展如何?
袁东山:2019年春节后,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进入正式建设阶段,工程预计需要两年时间,建成后市民可近距离感受钓鱼城遗址的历史厚重感。
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正完善设计方案
重庆日报:在重庆母城渝中半岛,有什么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案例?
袁东山:作为重庆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极大的历史建筑遗存,位于渝中区的老鼓楼衙署遗址见证了重庆近千年的沿革变迁,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大空白,它曾入选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发掘期间,重庆市文物局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召开多次专家论证会,邀请多名国内专家,对遗址进行实地踏勘、论证。
重庆日报:老鼓楼衙署遗址的重要性有哪些?
袁东山:专家一致认为,老鼓楼衙署遗址在南宋时期,当为四川制置司及重庆府衙治所。明清时期,作为重庆府署及巴县署,遗址又经过多次修葺利用。
专家指出,老鼓楼衙署遗址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省域的影响,在南宋时期仅次于都城。它的发现,对于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川渝地区古代建筑及宋蒙战争史都有重要学术价值,对于延续城市文脉等,具有突出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展示利用价值。
重庆日报:老鼓楼衙署遗址如何活化利用?
袁东山:在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保护规划中,提出了建设重庆城市历史遗址公园的概念规划,包括“一线四片”的构思。“一线”即以老鼓楼衙署遗址为中心,向北经人民公园延伸至解放碑,向南与长江滨江景观带相接,形成独具特色的重庆城市历史展示线路;“四片”以不同时期文化史迹为载体,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四大片文化史迹——抗战文化史迹、衙署文化史迹、开埠文化史迹、城防文化史迹。
保护规划等方案尚在完善之中,方案确定后,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将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