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斯文的男孩 居然患上了多动症

10.07.2015  10:01

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 报道 日前,重庆市儿童医院对主城某区的6000多名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多动症患病率为5.5%。可能你想不到,孩子看上去斯斯文文,但注意力就是难集中,写作业太拖拉……这些看似和“多动”毫无关系的行为,都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

50人的班就有两三个多动症儿童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很多家长最近在给孩子挑毛病。因为注意力老不集中、上课爱走神、做作业太拖拉等问题,到儿童医院找原因的孩子这几天也增多了。不少家长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孩子,竟然被诊断出有多动症。

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专家对主城某区6000多名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孩子们的年龄在6-12岁。经过筛查,多动症的可疑患病率为5.5%,相当于一个50人的班级就有2—3个多动症儿童。

很多人以为多动症,就是孩子小动作多、容易有冲动行为。其实还有一类孩子,他们很听话、很文静,就是注意力有缺陷,这也可能是多动症。”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陈立说,这次筛查中,被疑诊的300多名多动症儿童中,男童占71.2%,女童为28.8%。其中,60.3%的孩子属于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老师对他们的感受是,上课注意力难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日常单一地表现为多动、冲动的孩子只占8.5%,这类孩子,调皮捣蛋,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是班里公认的“大麻烦”。另一部分孩子属于混合型多动症,即上述两种症状都有。

乖乖儿被确诊患多动症

8岁的小桐被带到儿保科时,安静地跟在妈妈身后。之所以来看医生,是成绩太差,上课老走神,一堂课认真听不了10分钟,家庭作业长期深夜11点还做不完。此前,他曾被诊断为智力偏低。但昨天,在儿童医院,医生们经过测试,小桐的智商高达120,算是较高智商的小孩,在进一步的测试中,小桐被确诊为多动症,这也是成绩差的根源。

不可能哟?他平时很斯文,点都不好动。”小桐妈妈想不通,公认的乖儿子怎么会有多动症。陈立表示,所谓“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安静的多动症患儿最容易被家长们忽视或被误诊。他们往往只表现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力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如上课时常被窗外一点声响吸引,或常常不断地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做事虎头蛇尾。

下周一可带孩子免费做筛查

平时,每月会有300多名多动症儿童来门诊就医。除了遗传的原因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母亲怀孕期间长期营养不良、胎儿宫内缺氧或早产等。

对于儿童多动行为,时常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习惯坏’、‘懒’、‘磨蹭’,以为打一顿就能改掉,结果耽误了诊断。”陈立说,若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常走神,但是看动画片、打游戏却能集中注意力,或出现毫无目的的显著多动,常带有破坏性和攻击性,都应该引起家长重视。

哪些方式可测试孩子的注意力是否异常?家有多动症小孩,应该怎样与他相处?若你有这些疑问,可在下周一到周五(7月13日—7月17日)参加“儿童ADHD关爱周”公益活动,带孩子免费参加多动症的筛查和诊断。7月18日9:00-11:00,家有多动症的家庭,可免费参加家长培训班,接受专家指导。

活动地点:儿童医院本部门诊1号楼3楼儿保科教室(筛查/诊断);儿童医院本部(渝中区两路口)5号楼4楼阶梯教室(家长培训班)。

对照这些选项 测试一下孩子吧

(一)注意力不集中行为:

在学习、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容易忘事。

常不能按基本的要求完成作业、家务(不属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

常丢失物品,如玩具、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等。

常因受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

(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手或脚常常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

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经常忙个不停或像“装上了发动机”似的不停地动。

经常说话过多,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难以安静等待或按顺序排队。

参考答案:第一项中,如果孩子符合5项以上,可考虑“注意力缺陷障碍”。第二项中,如果孩子符合5项以上,可考虑“多动障碍”。

据国外文献报道,学龄儿童中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约5%—10%。中国孩子的发病率为1.3%—8.6%。易发病的年龄在6岁—14岁,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