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丨重庆:战“疫”中的严守与温情
↑2月18日,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新华社消息,初春的重庆,鲜艳的花朵已然在枝头绽放,久违的阳光洒满这座两江环抱的壮美山城。偶有戴着口罩的行人在街上匆匆走过,安静空旷取代了昔日的热闹繁华。
这是一场无声的决战。毗邻湖北的重庆构筑起严密防线,确诊病例数量从疫情发生初期的全国前五位降至全国第十位。战“疫”中的重庆,隔离不隔爱,温情从未缺席。
严守:一场不能退只能进的决战
徐弋婷是重庆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的一名社区干部。自1月24日起,她就没了休息日,每天带着工作组对辖区内的住宅小区、酒店进行反复滚动排查。
天宫殿街道辖区内有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流动人口众多,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徐弋婷所在的工作组共排查出200多名疫情严重地区来渝人员,并按要求对其进行隔离观察。
严格的社区排查,是重庆遏制疫情扩散的关键举措之一。1月24日以来,重庆以城乡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组织乡镇街道干部、公安民警、村社干部、卫生院(室)医务人员、网格员等进入社区展开滚动排查。
在开展社区排查的同时,重庆还采取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坚决遏制疫情扩散。
与湖北接壤的万州区长坪乡,漆黑的群山深处,一点昏黄的灯光下,几个乡干部正在紧张忙碌着,这是长坪乡的交通检查关口。作为万州区隔离观察人数最多的乡镇,从1月25日开始,长坪乡的3个检查关口就开始实施乡干部全天候轮班值守,20余天共检查登记出入人员3000余人次,进出车辆500余车次。
疫情发生以来,重庆还出台一系列严格措施,努力遏制疫情扩散:重庆全市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暂停与疫情重点地区往来的交通运营线路;要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戴口罩,乘坐出租车必须实名登记;在不暴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画”出确诊患者活动轨迹,向社会发出告警信号;农村7 万只喇叭“村村响”,将防疫声音传到村头巷尾;指导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分类分批有序复工……
温情:看不见你的脸却看得见爱的模样
在渝北区一处集中隔离点,测温无异常后,半月谈记者也只能在隔离点外的空地上采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隔离区域。
“虽然看不见你的脸,却看得见爱的模样。”这是许多隔离人员的感受。工作人员将一日三餐放在房间门口,隔离人员用完餐后将餐具放在门口即可;隔离人员有任何需要,就写张纸条,放在门外挂着的口袋里,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办理;心理医生轮流值守,及时给接受隔离的人进行心理辅导……
在两江新区第二集中隔离点,67岁的隔离人员唐先生给医务人员写下感谢信:“看到你们为我们忙碌,心里总觉得欠你们太多。你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但你们长成什么模样,我们却毫不知晓……”
普通群众的爱也在尽情释放。南岸区迎龙镇双谷村70多岁的蒋文强夫妇将自家地里2000多斤蔬菜送给医务人员;北碚区北温泉街道作孚路社区、云清路社区,热心市民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社区干部各送来50箱牛奶……
温情,也从重庆延伸到湖北抗疫前线。大年初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刘煜亮,随首批重庆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孝感;两天前的除夕之夜,他的妻子徐瑜已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驰援武汉。
查房、制定诊疗方案、急诊会诊…… 同时奋战在湖北抗疫前线的夫妻二人连轴转,很多天来电话都打不上一个。2月14 日晚,刘煜亮想给妻子送去节日祝福,但6 点和7 点打了两次电话都无人接听。直到晚8点多,刘煜亮才等到徐瑜的回电。最后,刘煜亮给徐瑜发了一个金额为“520”的红包,这是两人难得的浪漫。
在救治本地患者的同时,重庆抽调精干力量支援湖北。截至2月21日,重庆共派出14批、1378名医疗队员赴湖北多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前行: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们的步伐
严守与温情,不仅让重庆疫情防控出现积极信号,也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尽管餐饮店全部关闭,但紧密的大门里面却是热气腾腾。重庆人离不开麻辣火锅。最近,因疫情而宅在家的重庆人发现,多家火锅店推出“零接触”火锅外卖服务,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点餐,即可在家享用火锅大餐。
“疫情期间,共有35家火锅企业的72家门店在商务部门的指导下,推出火锅外卖服务。”重庆市火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门店每天必须经过严格的防疫消毒,外卖配送和店内配菜员工都严格测量体温,并身着医用防护服工作。
恢复生产的不只是火锅行业,涉及多个领域的企业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
在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机器人往来穿梭,佩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2月10日起,重庆京东方迎来大规模员工返岗。
“春节期间,公司紧急购买各种防疫物资,并对员工宿舍进行了信息排查和防疫消毒。”京东方重庆区域总经理孙耒来介绍,为做好市外员工返回重庆后的隔离观察,公司还租下两家酒店设立爱心观察所,为大规模复工奠定基础。
为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渡过难关,重庆从优化政务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资金支持三个方面紧急出台了20条政策措施,涉及税收减免、租金减免、下浮贷款利率等,预计将为企业降低成本约200亿元。
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外资聚集地之一,重庆的外资企业也开始有序复工。2月10日,两江新区200家企业首批近5万产业工人回到了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是外资企业。
美资企业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天迎来了首批复工的200余名员工。公司总监戚远林说,目前复工的工人占到原有工人总数的2/3,产能已恢复到约70%。
“我们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在重庆扩大投资,按照我们今年扩大产能和投资的计划推进下去。”戚远林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重庆和中国的市场吸引力不会变,企业的投资信心也不会变。
新华社记者 王金涛 赵宇飞 李松
参与记者 何宗渝 周文冲 伍鲲鹏 黄兴
原标题:重庆:战“疫”中的严守与温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