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评论丨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努力做到“三化”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努力做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共同画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同心圆,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协同的育人格局。
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发挥好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一要切实提高家庭劳动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获得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通过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和负责任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孩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二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家庭劳动教育不是简单说教,而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家务劳动,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三要合理安排家务劳动,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利用孩子学习空当或者假期时间,有意识地给孩子合理安排家务劳动。家长可以通过“劳动清单”积分兑换制,激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自己的衣服、洗碗筷、拖地、垃圾分类等,有目的地向孩子传授家务劳动和相关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锻炼其劳动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学校要充分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一要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贯通一体化。学校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从劳动意识、劳动体验到劳动创造进行全面布局、整体设计,各有侧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劳动意识启蒙教育,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初中要注重劳动知识、技能教育,高中要注重职业劳动体验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工匠精神培育,高等学校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二要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小学低中年级要以校园劳动为主,通过开展做好个人卫生、打扫校园清洁、种植绿色植物等,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培养劳动意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以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农场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劳动、公益志愿劳动、基地实践劳动等,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志愿奉献的精神。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通过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增强学生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三要提升保障能力,确保劳动教育长效开展。学校要加大对劳动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力度,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多角度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劳动教育扎实长效性开展。
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大课堂,要发挥好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资源优势,开放实践场所,增加劳动体验,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要建立多种多样的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要充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构筑良好的劳动教育基地,如农村地区可以适当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以联合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设立“第二课堂”和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各类社会组织要结合劳动节、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联合学校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植树节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服务意识和奉献品格。三要注重多渠道地加强宣传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既要用好板报、橱窗、横幅等传统媒介,又要用好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介,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党的十九大代表、重庆市政府督学、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杨浪浪
原标题: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努力做到“三化”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