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重庆新答卷”|“就在山城”以“茶”为梦

26.08.2022  10:13

 

  从学习冷门专业茶学,到成为《中国茶叶年鉴》编辑,再到创业开公司传播茶文化……在与茶打交道的十多年时间里,茶俨然成为舒小红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是她情怀之所系,也是她谋生之所爱。在以茶创业谋生的这条路上,有人退缩,有人放弃,而她始终一往无前。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2005年,舒小红考上华中农业大学,被调配到从未听说过的茶学专业。当时,茶学专业仅有30个学生,由于对冷门专业就业前景的不看好,很多同学从入学便早早准备跨专业考研或者出国。但舒小红却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慢慢爱上了茶学,每天都在学校的茶厂里泡着。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大学毕业后,舒小红跟随大流成为“北漂”中的一员,在《中国茶叶年鉴》担任编辑工作。这份工作让她有机会接触茶叶权威专家,探访各大茶区,了解茶叶历史和文化。经过时间的积累,舒小红发现传播茶文化前景可观,从而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开篇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可见西南地区产茶史悠久。但舒小红在实地考察后发现,重庆的茶文化传播机构相对欠缺,茶文化传播市场潜力较大,这坚定了她回重庆以“”创业的决心。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2012年是舒小红从茶学进入茶文化传播行业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她结束“北漂”,回到家乡重庆创业。但由于资金短缺,宣传渠道欠缺,以及当时重庆茶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原因,茶文化传播市场很难打开,舒小红的创业之路很快遇到了瓶颈,当时的合伙人也选择离开。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在创业受阻之际,舒小红了解到重庆的创业扶持政策。近年来,重庆市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深入打造“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创业服务品牌,营造良好的创业营商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帮助。舒小红通过就业部门申请获得了项目资金支持、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同时她还通过政府部门举办的创业大赛收获了新的合作伙伴。这让刚刚北漂归渝的创业者舒小红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和归属感。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泡茶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遍就能泡出香气;创业亦是如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些年来,舒小红始终坚守着那份心底的热爱,在艰难的日子里也从未想过放弃。经过十年的创业耕耘,舒小红在重庆龙头寺、大学城、巴南发展起三个茶文化培训校区,在沙坪坝、梁平、江津等区县有多家门店。而她个人也在茶的世界里收获颇丰,被授予重庆市级首席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重庆唯一的中华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这十年,是舒小红以“”为梦的十年,也是重庆茶文化氛围越发浓厚的十年。舒小红说,创业那年重庆专门喝茶的门店很少,人们提到茶馆总容易想起麻将等娱乐生活。而如今的重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时间与茶作伴,舒小红的培训机构里,每天都有人来学习茶艺,这些年有三万多人在这里开启了茶艺生活。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文 李海岚

  在家乡重庆,舒小红还致力于把茶文化带到学校、社区、乡村,让不同受众有了接触茶艺的机会,感受到茶的韵味,了解到重庆的茶文化。她还在高铁上开设了高铁移动茶社,让更多人在匆忙的人生旅程里,能够静下心来,听一听茶艺讲座,喝上一杯清茶。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文 李海岚

  每年茶叶生产季节,舒小红会和团队一起深入茶乡,指导茶农工艺改进,提高茶叶品质和销量,带动茶农致富。同时还与重庆人社部门合作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舒小红说,通过团队的茶艺技能培训,累计有500多名学员成功开上了自己的茶店。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文 李海岚

  近些年来,舒小红尤其注重产品创新。她和团队研发了一款巴国贡芽,借助高温杀青方式,弥补了重庆本土绿茶香气不足的缺陷,使茶叶变得更加清香悠长。她还同茶文化专家和重庆考古研究所专家,发掘重庆茶文化历史资源,恢复编创重庆本土巴国贡茶茶礼,并申请非物质文化保护。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文 李海岚

 

  当前,热播剧《梦华录》将宋代点茶文化重新带进大众视野。在舒小红看来,剧中描绘的点茶、斗茶场景只是中国茶文化的一小部分。而她接下来想做的事情,是将更多的中国茶文化带给大众,让更多人知晓多元的饮茶方式,让更多人喜欢上这杯健康的东方饮品,让外地人来重庆除了想到火锅小面,还能想起重庆的茶。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文 李海岚 

编辑: 张青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