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旅游产业走在经济建设主战场

02.01.2016  16:00

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改善民生任务加重,特别是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成为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作为与第一、第二产业快速融合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定位从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升华,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已双双达到10%。

在2015年5月15日召开的2015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座谈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投资、进出口、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势头仍在持续。但是,旅游业却逆势增长、鲜艳夺目,仿佛冬天的腊梅,给不景气的经济带来光芒和温暖。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撑下,旅游产业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双轮驱动”又快又稳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速度29%,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同时,旅游对消费的带动也十分明显。旅游业是中央确定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六大领域之一。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26亿人次,同比增长10.9%,国内旅游消费达到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2%。

数字总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的是生动活跃、高潮迭起的旅游市场。在众多行业两位数的增长已经绝迹多年的今天,2015年旅游业又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消费领域定位旅游业。实际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仅是拉动消费,还对投资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旅游不仅是消费热点,也是投资热点。旅游业发展需要供给和需求“双轮驱动”。

国家旅游局2015年5月份发布的《2014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报告》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全国旅游投资增长强劲,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而且呈现出民间投资积极性强、在线投资增长速度快、单体项目投资资金大、休闲度假目的地投资多等特点。有关部门预测,未来3年,旅游直接投资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浙江省做过一个统计,“十五”“十一五”“十二五”3个5年当中,浙江的旅游投资增长了10倍。2014年,浙江旅游投资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开工项目超过1100个,而且大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超过百亿元的项目有11个。

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许澎说,投资是一种市场导向行为,有需求才会有投资,有收益才会有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各地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近年来,旅游投资日益成为热点,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部门也顺势而为,积极做好规划引导、项目优选、前置服务等工作。比如浙江现在建设的特色风情小镇,要求必须有旅游部门参与,达到4A级景区设计水平,3年内的旅游投资超过50亿元。从浙江的情况看,与生态、休闲、康体有关的旅游投资项目,很受资本关注,而且相当一部分不是政府直接招商引进,而是由市场因素和投资环境决定。比如浙江德清的“洋家乐”旅游集聚区,大部分项目来自于民间投资,现在有16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创意团队在那里投资创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2015年,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大中型旅游集团已经行动起来。港中旅集团董事长张学武说,港中旅集团抢抓国家战略机遇,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进军邮轮市场,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邮轮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潜力,开发国内外邮轮航线。在房车业务方面,港中旅相继在北京密云、湖北赤壁、成都大邑、大连长海等地建成了5家囊括郊区型、山地型、海岛型、温泉型、沙漠型等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房车营地,成为国内拥有房车营地数量最多的企业。此外,港中旅还发展“旅游+互联网”,实施“走出去”战略。

伴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不仅把中国的建材、商品直接带出去成为出口,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境外收入回到国内。旅游业兼具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功能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综合产业迸发活力

旅游需求无止境,旅游产业无边界。近年来,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综合功能得以充分释放。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企业类型不断拓展,旅游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形成综合性、集群化的产业体系。旅游业对相关产业贡献大幅提升,旅游业的功能和地位正在被重新认识。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2015年底发布的《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旅游直接就业2779.4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873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19%。

在许多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的财政和税收来源。张家界、峨眉山、黄山、丽江等地的旅游业,对当地财税综合贡献都超过了20%。大型集团进军旅游业,带来的财税及非税贡献更加明显,首旅、国旅、中青旅、携程、华侨城、港中旅等10个旅游企业每年上缴的税收已经达到100亿元左右。许多旅游景区每年纳税上亿元甚至数亿元,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成为主要财税来源。

在承担扶贫任务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国每年将有200万、总计达1200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占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的17%。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和事业。

旅游,推动一方经济,带动一方致富。随着社会旅游热度的持续高涨,社会资本、各行各业投资旅游业,一产围绕旅游转型,二产围绕旅游升级,三产围绕旅游发展。旅游不但富民,而且富财政、富社会。

五岳之首”泰山的发展,见证了山东省泰安市“由山到城”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旅游项目的进入,泰安旅游已经从半日游延长为3日游,旅游产品也逐步由观光型转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这一转变对泰安当地财税、投资、消费和就业也做出了可观的贡献。旅游业已成为泰安的支柱产业,不仅富民,也富财政。

2010年,泰安方特欢乐世界等大型旅游项目开业,5年来累计纳税已经超过1.3亿元。将泰安方特欢乐世界所在地5年前的照片和今天的现实进行对比,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旅游投资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5年前,这里是交通闭塞的村庄,没有路,也没有公交车;如今,这里高楼林立,东南方向是正在建设的鲁商国际社区,西南方向是乐活小镇、糖果部落商业地产,正南方是快乐驿站,2010年开通的环山路已成为交通要道。旅游大项目吸引游客“既进山又进城”,使泰安全市旅游形成山城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并带动了其他方面的投资。2015年,宋城千古情、万达嘉华酒店等旅游项目相继开业。

动力产业推动创新

当旅游成为大众日常消费,旅游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凸显时,旅游业不再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配角,历史赋予旅游业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优化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等诸多任务。

2015年,旅游行业已经行动起来。

在2015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座谈会上,国家旅游局首次向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投资100亿元以上的10名民营企业家颁发中国旅游产业杰出贡献奖——飞马奖。国家旅游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六大银行合作,推荐650个优选旅游项目,6家金融机构承诺,未来5年将为旅游业提供1.6万亿元的信用额度。

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把旅游投资提升到了国务院文件的层面,而且把旅游投资置于旅游消费之前,这是对旅游业认识和定位的新突破。由促进消费的单一支撑,向投资、消费的“双轮驱动”转变,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月19日至20日,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关于未来5年中国“旅游+互联网”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的论述,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我国旅游业互联网软硬件设施建设未来5年将创造1万亿元的需求红利;我国在线旅游交易未来5年将创造1万亿元的市场红利;“旅游+互联网”未来5年所催生的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将创造1万亿元的增值红利。旅游和互联网是两个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旅游+互联网”让创新充满想象空间。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改革创新才能激发市场活力,针对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资金、土地、信贷等问题,旅游项目产权与经营权交易平台、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基金等,都在加紧推进和建设之中。

在不断优化产业环境、打造创新平台的同时,2015年,旅游业发挥综合产业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等国家战略,旅游业的概念和范围不断拓展,由单一的、边缘化的消费业态的总称,上升为平衡经济格局、解决经济困境、改善民生问题、实现创新升级的关键性力量。旅游业正在从经济建设的边缘,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记者 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