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清朝时重庆城多火灾,来看那时的重庆人是如何防火的

17.07.2020  13:04

重庆是座“火城”,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重庆城的地势,房屋构造以及夏季高温,造就了重庆自古多火患,所以就有了“火城”一说。

特别是清朝时期,重庆城火灾频繁,大火小火不断,文史中有记载的大火不少。如:“清朝雍正二十三年三月朔,太平门内外大火,二百余家被焚,文昌宫殿宇一片废墟。”这些大火灾的记载,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为什么清朝火灾如此频繁?面对无情的火灾当时的重庆巴县府又采取了何种应对措施呢?今天我们就来浅谈清朝时期重庆多火灾的成因以及其防火措施。

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移民进入重庆,重庆是山地,多陡坡、 峭壁和悬崖,土地自然紧张。富人依仗钱势,占领了好地段修房子,而穷人呢,囊中羞涩,学当地人建房的方式,依靠山势,在山坡处,就地取材,岩壁当后墙,竹席当墙壁,树木、竹子,做成柱子横梁,用竹蔑、山藤捆绑固定,茅草当屋顶再铺上楼板,底部用木柱撑起,这样一个吊脚楼就完成了,迁徙者在重庆城便有了一个家。由于战乱后的重庆,人烟稀少,林木茂盛,杂草丛生,建吊脚楼的材料可谓是满山都是,不用花一分钱,只需要自己出力就行。随着移民越来越多,这些吊脚楼逐渐的大面积地成片出现,从城内修到了城外。

▲吊脚楼群

到了清朝末年,重庆开埠,各个码头开始逐渐繁荣,给以水为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重庆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大量区县的人们涌入重庆城码头讨生活,由于没钱没地,便在码头城墙下修建吊脚楼,见缝插针地修,层层叠叠的修,看上去乌泱泱的一大片。朝天门、储奇门、临江门等便是如此。在当时这些吊脚楼在重庆占了半壁江山。这些竹木结构的建筑在火焰面前无疑是脆弱不堪的,一旦发生火灾便是“火烧连营”。

下图为清代《渝城图》局部,真实记录了晚清重庆的城市面貌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这时的朝天门门外已全是房子。

▲清代《渝城图》局部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重庆的气候。重庆夏季高温少雨,是自古公认的“火炉”。早在1177 年,南宋诗人范从成都退休,回杭州途径重庆,对重庆夏季高温燥热难耐,便在《吴船录》中吐槽到:“乃在一大磐石上, 盛夏无水土气, 热如炉炭燔灼”。这一吐槽,从此给重庆扣上“火炉” 的帽子,至今没有取下来过 。所以夏季,毒辣太阳下的重庆,天干物燥,为火灾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面对清朝时期重庆如此严重的火患,重庆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吸取历朝历代防火的经验,总结出了许多灭火方法。

重庆是山地,地质坚硬,地面难以打井,再加上山高坡陡,城内一旦起火,依靠肩挑背扛运的去江边挑水,远水救不了近火,等水运拢,房子估计早烧光了。因此,灭火首先得就地取水。于是各家各户在屋前放置石钵,石槽用来装消防用水,一旦发生火灾,能起到关键作用,把损失降到最低。

重庆城有许多地名和池有关,比如夫子池、白象池、西湖池、莲花池等,其实这些池都是用来装消防用水的,人们还在重庆城内放置蓄贮消防用水的石缸,一般都是长方形,刻有“有备无患”,这些池和缸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熄火池,分布重庆城内各处。《乾隆巴县志》对这些熄火池有所记载:“ 大熄火池,在储奇坊储奇门内旧仓后,旧基周围 三十八丈,长十丈五尺,宽八丈五尺。小熄火池,在宣化坊城隍庙 大街右……东西阔七尺五寸,南北长一丈五尺。”最出名的熄火池,当属七星岗那七口按北斗七星排列的大水缸。

▲晚清重庆夫子池与魁星楼(张伯伦摄,1909)

清朝时期重庆各级官员对火政之事也格外重视。在火灾易发时节,巴县县令即令里正张贴通告:“天气亢阳,火烛谨防。中元焚帛,概送郊荒。随时检点,可免灾殃倘敢故违,枷扑身骨。”提醒民众注意防火。重庆城一旦失火各级地方行政官员都会召集人员亲赴现场,坐镇指挥救火,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有的官员还因救火不及时,还被免除了官职。

为什么官员如此重视,重庆依旧大火不断?那是因为,当时的重庆无专门的救火队伍,全靠火灾时地方官员临时召集的人员,这些临时召集的人员从没进行专门的灭火训练,在面对熊熊烈火时,定会产生畏惧,导致有的袖手旁观,有的畏缩不前,毫无战斗力可言,从而耽误了救火的最佳时机,以至于小火变大火。

为改善这种情况,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庆建立了史上首支专业消防队。

就在这一年正月,为了应对重庆城不断的火灾,重庆巴县府购置了一批“水龙”,放在了最为繁华也是火灾高发区的储奇门、朝天门一代。何为“水龙”,如同水车一般,椭圆状,可装数担水。车内有两个紫铜活塞缸以及一根横木杆组成抽水装置,使用时由几个青壮年上下按压,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按得愈猛,水管射出的水柱愈高,最高水柱可高达十多米 。类似于今日消防车的水枪,当然从喷射高度和持久性肯定是比不过的,但在当时确实是灭火一大“神器”。

▲“水龙

一架水龙的顺利运转需要数十人为其服务,包括抬水龙到火灾现场,为其供水,对火焰进行喷射等多项任务,这需要这些人员有很好的配合,也就是专业性,才能在火灾发生时,保证水龙起到最大的作用。

为了使水龙能在今后的火灾中,取得关键性作用,同年正月二十四日,重庆巴县府召集储奇门和朝天门的坊长及四大行夫头进行协商。经协商后三方签订协议,由政府和街坊出钱,四大行帮出人,成立水龙局。选拔人员进行防火训练,学习操作水龙 。一旦火灾发生,他们将按所定条规,随叫随到,操作水龙进行灭火,这便是重庆历史上首支专业消防队。

为了保障水龙的供水,水龙局围绕熄火池设10 个太平水缸,每缸可储水 20 担,灭火时一部分人从熄火池取水供给太平缸,一部分人从太平缸取水供给水龙,形成一个以熄火池为核心,太平水缸为辅助,覆盖面很大网状供水网络。

▲重庆湖广会馆的太平水缸

随后成立巡逻队,定时巡逻。一是保证熄火池和太平缸有消防用水,二是对居民进行防火宣传。

为了应对火势过大向四周蔓延的情况,水龙局还成立了拆火队,拆火队的职责就是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拆房子,阻止火势蔓延,控制火场范围。重庆房子多是竹木结构,修起来快拆起来更快,所以这种方式行之有效。这和现在森林,草原火灾挖隔离带是一个道理。

拆火队由数十名差役和水龙局共同组成, 所用工具为梯子、斧、钩铙等工具,平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拆房。还制定了专门的章程,严控拆房地点和范围。一旦发生火灾,拆火队中的衙役维持次序,防止无关人员靠近,阻止屋主阻碍拆屋,水龙局的则执器械爬上规划好的房屋候命,随时待命。当然,拆掉的房屋并不是白拆,还是有一定的赔偿费的。

在其后的火灾里,这支水龙局发挥了极大作用,也很好的控制了火势。有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水龙局也就逐渐布局到到全城,重庆城每个城门都有水龙局的身影。

▲水龙局灭火

随着光绪十六(1890)年三月重庆开埠,大量人员进入重庆城,重庆人口大增,城区不断扩大。水龙局的短板一下爆发出来,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转效率低下,经费严重不足,消防器材配置不够,再加上水龙局属于义务性质,灭火人员不够,不能满足当时的消防工作,最终导致大火灾的产生。据《巴县档案》重庆府禀督藩臬记载:“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大火。是日未暮,自道门口钟表店起,延烧通夜。状元桥、陕西街、打铜街、打铁街、玄天宫、梅子坡、滴水岩、长安寺、四天王殿、木匠街、千厮门正街均灾,约近万家。二十六晨始熄。

为了使消防工作能满足现状,防止大火再次发生,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 五月 , 重庆巴县府与各厢厢长,各大商会,脚夫行多方协商,决定成立水会局,这便是重庆史上第一个消防局。水会局通过制定章程,明确了政府的领导职责,实行分工合作, 提高了管理效率,一改以前的救火的义务关系, 对参与救火的人员给予其固定报酬,如同今日专职消防员。

自从有了水会局后,根据重庆史书记载,1895年到1912年清朝结束这17年间,重庆虽发生了百余起火灾,但都得到有效控制,再无大型火灾发生。

原标题:从清朝时期重庆城多火灾的成因着手,来看重庆城是如何防火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