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时代,重庆如何“脱颖而出”?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旅游可以为个体、景区和政府带来不可估量的便利。”重庆市旅发委负责人说。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市智慧旅游云,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在旅游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旅游产品网格化定制、旅游商品全渠道营销、旅游服务在线预售预定、旅游管理在线实时调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地区旅游服务水平。
借智博会东风,设置在两江新区幸福广场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展示中心D馆的“重庆智慧旅游展馆”于8月23日正式开馆迎客。该展馆向全球游客永久性开放,一大批重庆智慧旅游建设成果和“黑科技”纷纷亮相。
据介绍,重庆智慧旅游展馆占地90多平方米,分为四个部分。
智能化+营销,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从线上到线下,从预订、验证到消费,为游客提供便捷化旅游体验,网上支付、门禁验证、登记入住更为便捷,让游客畅游重庆,说走就走。
智能化+服务,智住终端取代酒店前台,智能机器人导游导览,语音智能导服系统、触摸屏、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无所不在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更强大、更人性化的智能服务。
智能化+体验,依靠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无人机拍摄和后期制作,让游客足不出户即能身临其境、见所未见,为其带来全新旅游体验。
智能化+管理,“重庆智慧旅游云”大数据平台,将全市景区数据、基础数据、游客行为数据、涉旅游企业数据等融合汇聚入云,并与公安、交通、国土、气象、通讯等部门形成数据共享,建立全市全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平台,让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看得见、联得上、呼得应”,促进产业运行实时监测和应急指挥管理。
“很大程度上,这些内容表明了重庆智慧旅游建设未来的主要方向。”在展览现场,有业者认为。
“重庆旅游在国内智慧旅游进程中很有代表性。它资源富集而独特,山城、江城、不夜城韵味浓厚,对全球游客都具吸引力。”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牟红表示,重庆在“海陆空”三个维度可谓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具备打造全域智慧旅游的基础。
所谓“空”的优势,通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市内其他机场,可以将更多海内外的游客汇集到重庆。“陆”上优势,体现在高铁2小时运行范围内可以覆盖的群体。“海”上优势则表现为,重庆既有两江,也有长江三峡这样的优势旅游资源。
除了资源“家底”,重庆发展智慧旅游还有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良的投资环境。
目前,重庆信息化发展指数为72.18,处于全国第12位、西部第2位。全市各区县城区和乡镇的4G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100%,80%以上的收费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电子门票系统,4A级以上景区90%人流密集场所实现了无线网络信号覆盖等。
发展智慧旅游或数字旅游,重庆有底气和自信。问题是,当前全国各地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智慧旅游建设高招迭出,重庆如何脱颖而出?
重庆市旅游发展顾问罗兹伯认为,智慧旅游建设,包括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旅游信息化的完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及以电商为主体的智慧旅游市场主体的存在等。
游客是旅游业的终极服务对象,要围绕游客游前、游中、游后需求,提供全功能信息服务,包括信息查询、信息推送、预订支付、电子门票、分享评论、旅游投诉、互动体验等。
通过大数据筛选、分类、分析、预测、预警、监控,可使目的地能够实时监控其旅游运营状况,预警客流,探知挖掘游客潜在需求,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及时监管恶性服务事件,掌握同业动态等,从而提升目的地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业态创新、项目开发等。
同时,通过对目的地各纬度旅游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建模分析、实时展现,可建设个性化精准营销平台,全面提升“吃住行娱购游”的整体营销能力和游客附带消费;建设目的地和景点竞品分析平台,可促进景区景点合理规划布局,避免恶性竞争;挖掘目的地目标游客群体的潜在需求与期望,可探知现有旅游产业布局的不足等,为目的地旅游发展提供“智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