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重出江湖、构建“智能+”……重庆大学接下来还有什么大动作

20.11.2018  11:56

重庆大学作为全国重点高校,在去年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为地方发展献力。

立足当下,重庆大学有哪些助推大数据与智能化产业人才发展的举措?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一向以理工科知名的重大,未来将如何权衡文理科与工科共同发展?

11月19日,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接受了上游新闻专访,就上述问题作了回答。

构建“智能+”教学蓝图

今年8月在重庆举办的首届智博会上,重庆大学43项科研技术成果的集中亮相惊艳全场,承办的“智能超算论坛”更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让不少人好奇在大数据与智能化产业的风口,重大将继续在哪些方面做出举措。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日前重大不仅参与共建了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领域落地了一系列科研平台建设;更在专业建设中,提出了将“智能化”与传统专业相融合,构建“智能+”的新工科模式。

例如,目前学校的土木工程学院和房地产管理学院正在建设大数据库和建筑信息化模型(BIM)专业方向,机械工程学院与自动化学院正在联合建设‘智能机器人’专业,生物工程学院正在建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等等。”张宗益介绍到,他表示智能+传统学科的‘模块式’组装将是进一步探索的专业方向,学校将会推动如“检测芯片”等智能化产品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在传统学科升级改造的同时,将开设更多的新工科专业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

在重大“智能+”专业模式的构建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智慧能源”、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智能制造“的相互融合也正在探索之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的融入,将为传统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学科和专业建设,张宗益特别强调要树立“智能+”的理念,如土建类、机械类等传统学科,如今要探索如何让“智能化”引领工作,“再比方说以前设备出了故障再来人工处理,现在智能化的浪潮下,就要思考、运用智能化技术,怎么样在出故障之前就自动诊断并及时预警。

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探索

张宗益早年曾获得重庆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前往英国求学攻读经济,曾在2006年在英国英文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上发表论文,并被授予年度最佳论文奖,在科研领域建树颇多,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学术人”。而他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上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路线,着力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张宗益看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非常重要,他强调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他们敢于实现更高远的抱负。“在这一点上,我希望同学们能以重大为平台,走向更高远的地方,鼓励他们抓住机会去到国外优秀大学去访学或交换,以此开阔视野。

张宗益介绍到,重庆大学为推动本科生对外交流学习,今年开始在这一方面增加了1000万经费,今年有接近半数的学生得以在本科期间外出交流访学;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师资和办学资源,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知名教授来到重大开讲座,“走出去”与“引进来”相互呼应,双管齐下,学校涌现了越来越多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优秀青年。

据悉,重庆大学目前已和多个国外院校达成合作,打造“2+2/3+1/4+1”的新办学模式,其中与辛辛那提大学达成了五年本科、一年实习的教育模式,对此张宗益表示:“这样一来,同学们得以在本科期间就接触到行业前沿,促使他们树立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大学正着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人才。2020年,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学生将达到40%以上;本科生深造率达到45%以上。

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

今年,重庆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这是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后,医学院时隔66年的“重出江湖”,此举旨在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医工交叉,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群,加强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

重庆大学一向以工科实力雄厚著称全国,在综合性建设方面将如何协调文科专业发展?

对此,张宗益以“苹果之父”乔布斯为例,解读到:“乔布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被迫辍学后,坚持去听书法课,这让很多人不解,他听书法课有什么用?后来才发现他设计出的计算机字体都非常美,这就是人文学科对工程学科的作用体现。

张宗益认为,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有“技术功能”,更要具备“社会功能”,后者的实现就需要人文学科知识的支撑。未来学校将一方面着力提升工科学科实力,一方面统筹协调人文学科发展,下大力气加强学科综合性。

同时,学校正在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以“5C—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ontinuous learning ability”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加强“第二课堂”的实践平台建设,将参与创新大赛、进入课题实践等活动纳入学生的“实践学分”,进入考评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希望能鞭策同学们树立起‘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风格’,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张宗益说。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实习生 安兰 摄影 刘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