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火了 24小时网络播放50万次代表委员点赞暖冬计划

26.01.2016  16:48
《暖冬》火了 24小时网络播放50万次代表委员点赞暖冬计划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会发热的“画” 视频截图

安装碳晶墙暖

      商报记者 许安全
      上周末,山城迎来一场等候了20年的大雪,朋友圈被各种雪景刷屏。而一部名叫《暖冬》的纪实微电影,不仅刷爆了朋友圈,还让网友感受了一堂大山里的语文课:“暖冬计划温暖人心,孩子们可以在温暖的教室里赏雪了!”暖冬计划是我市解决高海拔地区中小学校学生冬季取暖问题的一项惠民政策,旨在给山里孩子一个温暖的课堂,惠及213662名在校学生。
      《暖冬》由重庆商报渝电影团队制作,一上传到网络便极速走红,截至昨日20时,短短24小时,网络播放次数累计已超过50万次。同时,赢得了市人大代表、政协会员一致称赞:《暖冬》不仅展现了传媒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真实故事拍成微电影
      “《暖冬》讲述的是发生在黔江区蓬东乡中心校的一个真实故事。”重庆商报渝电影制片人张永波透露,短片素材来源于黔江区教委提供的真实案例,以孩子的视角进行还原拍摄,讲述了我市暖冬计划带来的冬日暖流。
      蓬东乡中心校五年级一班语文老师湛贵书回忆,2015年11月下旬,山上正下着雪,她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冬”组词,学生相继完成了“严冬”“寒冬”等组词,可11岁的学生秦久硕走上讲台,却在黑板上写下了“暖冬”这个出人意料的词组。
      冬天这么寒冷,怎么会有“暖冬”?看到秦久硕写下的答案,同学们都笑了。“以前教室里很寒冷,需要小火炉才能取暖,但是今年的冬天是温暖的,教室里多了几张会发热的‘画’,不再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秦久硕给出了原因。
      昨日,秦久硕说,以前每年冬天耳朵上都会长冻疮,现在教室里暖和了,不仅不用戴手套了,而且耳朵也不长冻疮了,“这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因为是真实故事,还原拍摄很顺利。”现场导演蔡力说,拍摄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提了下孩子们以前用的小火炉,尽管不是很重,但对孩子们来说并不轻松,可见“暖冬计划”给孩子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4小时网络播放超50万次
      秦久硕所说的会发热的“画”,不仅让他们不再寒冷,也让家长们看了次稀奇。
      “孩子回来主动给我说,教室里多了7张会发热的‘画’,下雪天再也不冷了。”秦久硕父亲秦国锋说,他专门到学校参观发现,这些“画”真的能发热,同时,学校还装了热水直饮机,“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好政策,让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受冻”。
      事实上,会发热的“画”是我市“暖冬计划”建设中安装的碳晶墙暖。“装好以后,写板书再也不冻手了,以前因教室寒冷孩子感冒请假的多,现在也少了。”在湛贵书老师眼里,这个碳晶墙暖可是个十足的好宝贝。
      孩子们通过暖冬计划享受到冬日的温暖,网友也通过《暖冬》微电影感受到了冬日的暖流。张永波介绍,1月23日20时微电影在网络发布,刷爆了朋友圈,截至昨日20时,短短24小时网络播放次数累计已超过50万次。
      市民、网友如想观看此纪实微电影,请打开以下链接观看,优酷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1NTQwNzUyMA==.html 。同时,可关注重庆商报官方微信观看。
      声音
      市人大代表汤晴瑜:暖冬计划体现对山区孩子的关心
      “这个冬天尽管很冷,但四面山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很暖和!”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双福中学校长汤晴瑜说,“这就是暖冬计划带来的变化。”
      四面山学校地处海拔1000多米处,冬季室外气温仅0℃左右。自去年11月装上墙暖后,每天早上孩子们一走进教室,便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以前一到冬天孩子们冻手冻脚,字都写不好。”汤晴瑜说,如今,教室里安了墙暖,孩子们上课跺脚声听不见了,感冒咳嗽的少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山区孩子们的关心,对教育的关心。”商报记者 罗永攀
      市政协委员王晓辉:暖冬计划把对孩子的关爱落到实处
      “暖冬计划是市委、市政府关爱山区孩子们做的一件大实事,把关爱落到了实处。”谈到暖冬计划,市政协委员、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辉连连称赞,“暖冬计划改善了高寒地区孩子们学习生活条件,让孩子们冬天上课不再寒冷”。商报记者 李析力 实习生 谢佳洁
      市政协委员王彦亮:感受传媒力量愿为山区用电助力
      昨日,看完微电影,市政协委员、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王彦亮沉默良久,“故事、细节让人感动,特别是看到孩子写上‘暖冬’二字的时候。”王彦亮说,片子选取的角度很好,感动中流淌着温暖,孩子们在温暖的教室上课,在飘扬着红旗的广场上发言,阳光、健康,“通过微电影的形式,不仅展现了传媒的力量,也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暖冬计划的开展,让我们意识到了边远山区供电环境的问题。”王彦亮说,电力公司兼有政治、经济、社会三项责任,“我们愿为山区用电助力,着力解决边远山区高压和配电网‘两头薄弱’的问题。”
      商报记者 李析力 实习生 谢佳洁
      市政协委员余涛:暖冬计划让山里的孩子沐浴阳光
      “这部微电影非常精彩、感人。”市政协委员、丰都县龙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涛说,看完整部影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遍及各个角落,尤其是让我们大山深处的孩子沐浴着阳光,健康地成长,感受到大家共享社会发展。未来,高海拔地区的孩子们一定能够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商报记者 付勖
      链接 暖冬计划给山里孩子一个温暖的课堂
      暖冬计划是我市解决高海拔地区中小学校学生冬季取暖问题的一项惠民政策,旨在为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安装碳晶墙暖、油汀、空调等设备。该惠民工程涉及21个区县,规划实施学校995所,教学班6549个,惠及在校学生213662名。
      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共投入专项资金8700余万元,已实施暖冬计划学校958所,惠及学生191598人。目前21个区县已完成2015年计划,剩下部分将在今年实施。
      市人大代表带来高海拔山区栗新小学孩子们的一封信:
      暖冬计划让我们 这个冬天很温暖
      商报记者 罗永攀 罗婧 张瀚祥 李舒
      重庆商报讯 昨日,一封石柱县沙子镇盘龙村栗新小学孩子们的来信被带到了“两会”现场,带这封信来的是市人大代表、石柱县民族中学校长马文平。马文平说,孩子们写这封信是表达对市委市政府的感谢,暖冬计划的实施,让他们这个冬天很温暖。
      栗新小学地处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之中,由于海拔高、天气冷,孩子冬天都得带着小火炉来教室取暖。自暖冬计划实施以后,学校10间教室里都安装了会发热的“画”——碳晶墙暖,冬天终于不再寒冷。
      马文平说,“孩子们知道我要来市里开会,就托我将这封信带了上来,以表达自己心中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