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画61个失踪孩子面容 有两名已被找到
李月领创作的《孩子》系列。左为袁思涵,右为肖晓松。记者 兰世秋 实习生 陈建全 摄
一个个油画色块,组合成两个孩子童真的面庞……1月30日-2月2日,由费列罗中国独家支持、艺术发现基金主办的“发现·走进生活的艺术”巡回画展在位于重庆天地的佳想安善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近50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150余幅优秀作品。其中,两件由北京画家李月领带来的《孩子》系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1月31日,李月领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画面中的两个孩子,均是失踪儿童。画这些孩子时,他的每一笔里都是悲伤。
孩子的形象凝固在丢失的那一刻
李月领1971年出生于河北,现工作生活在北京,为职业画家。此次展出的两幅画作中的两个孩子,一个叫袁思涵,一个叫肖晓松。
袁思涵2011年9月17日出生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枣村乡西徐营村,刚刚满100天时,被人从家里抱走。肖晓松2002年11月22日出生,家住广东省惠州市,2007年2月14日,在自家附近失踪。那一天,离春节只有3天。
画面中,李月领用了很多马赛克状的色块,近看,孩子的形象很模糊,远看,才清晰。
“孩子在父母脑海里的印象中渐渐模糊,永远凝固在丢失的那一刻,但父母却永远忘不掉。孩子下落不明,不知生死,但他们永远觉得,孩子还会笑,会叫,会马上回来。”李月领说。
画作的旁边,滚动播放着袁思涵和肖晓松的家人寻找孩子、回忆孩子的视频。
事实上,李月领的《孩子》系列一共有61幅画作,画的是61个失踪孩子的形象。“61刚好对应的是‘六·一’儿童节,我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知道孩子的信息,让他们快点回到父母的身边。”
“我也是孩子的父亲,我理解那种伤痛”
为什么会画失踪儿童?李月领告诉记者,2011年的一天,在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家中,他遇到了一名失踪儿童的家长。
那个家长希望于建嵘能帮助他寻找自家失踪孩子的下落,“那位家长一边说一边哭,讲述这么多年倾家荡产寻子的经历。”那一刻,李月领的心被刺痛了,“我也是孩子的父亲,我理解那种伤痛。”
随后,于建嵘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公益活动,并在北京租房成立“寻子之家”,为全国各地到北京寻子的家长提供落脚的地方。
李月领成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义务接待失踪儿童的家长。“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我决定画这些丢失的孩子。”
2012年开始,不少父母带着孩子的照片、衣物、视频、学习用品来到“寻子之家”。李月领拿起摄像机,在“寻子之家”面对面地听家长们讲述。不仅如此,他还走到了河南、河北等地,走到失踪儿童的家里,和孩子的父母交流,记录下他们寻子的经历。
他画的61名失踪儿童中,有两名已经被找到
收集了70多个失踪儿童的信息后,李月领开始用油画的方式把孩子的形象画出来。“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我没有见过他们,只能根据他们父母的讲述、他们的照片去画他们。”
李月领画得很压抑。“每一笔画下去,脑海里,都是孩子的父母亲人极度悲伤的哭诉。”他没有办法很写实地画出这些孩子,因为连他们父母的记忆都很破碎。于是,孩子的脸成了一个个色块,远远地,才能看清孩子的模样。
一共画了61个孩子,李月领为每幅画都配了一段视频。一边是孩子渐行渐远的无声面容,一边是父母泪流满面满世界寻找的伤痛。
李月领告诉记者,目前,他画的61名失踪儿童中,有两名已经被找到。“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孩子的画像,那么找回孩子就有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