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污水站 村民再没找农家乐扯皮了
南川区金龙村巴渝新居。
风景如画的太公山。
璧南河绿廊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游憩观光的好去处。
本报讯 (记者 陈军)“以前翻身水库臭得很,起白泡泡,味道飘出一两里,走个路都要把鼻子捂紧。”70多岁的农妇钱本钦,在璧山区大兴镇翻身水库附近生活了几十年,回忆起两年前水库的环境,她还连连摇头。
不过,现在的翻身水库与她所居住的符家村农民聚居点之间,多了一个绿色的形似油罐的设备,这就是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已稳定运行两年,而昔日被周边村民所诟病的翻身水库,彻底变清了。钱本钦说:“现在我们可以在水库边上洗淘红苕来喂鸡喂猪了。”
不仅附近水库的水变清了,在村民聚居点所在的符家村场镇公路两侧,每隔一段距离,都规范地设有垃圾箱。每天都有垃圾车前来收运,将村民生活垃圾运送到垃圾场统一处理。
“现在不少村民变得比以前自觉多了,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把垃圾随手扔在田间地头,环境好了,大家住起来也要舒服很多嘛!”钱本钦的一席话,道出了我市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的实惠。
2013年以来,在环保部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累计使用中央资金7.83亿元,在34个区县1550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4年已建成650个项目,2015年在建的900个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它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也是“田园行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预计到明年将提前一年完成2000个村的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A
水质变好环境变美 整治效果纳入生态督察
位于翻身水库旁边大兴镇大鹏污水处理站的副总经理莫松陶介绍说,这个绿色的膜处理器非常先进,能按一级A的标准进行污水处理。污水来源是符家村场镇周边新铺设的污水管网,生活人口有2000多人,以前村民生活产生的污水都是直排入水库,就是钱本钦描述的那种把水库弄臭的东西,现在这些污水统一收集。在进入污水处理器前,一段带着一排排铁爪的格栅机将清除污水表面的漂浮物,这样污水进入膜处理器时才不会发生堵塞。
“我们的日处理能力是300吨,现在每天处理240吨左右。”莫松陶介绍说,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比城区会略高一些,如果形成规模效应后每吨水处理均价会比现在的2元/吨降下来一大截。
符家村离璧山区黛山大道并不远,随着交通干道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这里良好的水质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居住。大兴镇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陈晓平以前在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他见证了这里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整个过程,“最初是大兴镇的10个村获得市里的专项资金支持,后来我们其它的村也覆盖了。大兴镇整治后配备了3台压缩式垃圾车、870个垃圾箱(桶),并实现了全覆盖。现在一个月我们要收集垃圾200吨,全镇6万多人口因此受益。”
黛山大道双向8车道,驱车经过时眼前不断闪现出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生态林,从黛山大道前往符家村的乡间小公路边,也种植了行道树,这在田野中是一道风景线。
“现在,每个镇村都要接受生态督察,如果不达标要扣年度考核分。”据璧山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璧山正在申报生态示范区,市级已经达标,现在正迈向国家级。“督察实行暗访,看水质、看场镇的环境卫生,看饮用水源情况,乡村硬化道路是否栽上行道树,都在督察范围之列。农村连片环境整治纳入创建后,有利于整治成果的保持,更利于民生。”
B
建了污水处理站 农家乐与村民关系更和谐
慈云镇一水村,位于渝泸高速江津刁家下道口前往四面山的旅游线上。近年来,村子里修建了不少休闲度假的农家乐和山庄。一水村的污水处理站,就位于普乐湿地生态园下游几百米的地方,据该镇环保办公室主任郑有福介绍,这个站设计能力为日处理60多吨生活污水,就在田间地头。“以前村民意见很大,附近新修的两家农家乐生活污水直接排进田里,有臭味,还引起村民皮肤骚痒,起红点。有些村民还与农家乐老板吵架,成为不和谐因素。”
2014年,慈云镇一水村这一带成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政府投入50多万元在村民房屋周围和农家乐排水口修建了管网,将附近所有居住人口产生的生活污水收纳在一起,进入一水村污水站。污水站采取生态治污,分为格栅池、接触氧化池和人工湿地等几个部分,湿地所种植物为美人蕉、风车草等吸附能力强的品种,能将接触氧化池出来的水深度净化,达标合格后才向田里排放。“村民们种田时再没有意见了,农家乐老板与村民们都能做到和谐相处。”
现在,刁家下道口附近还在打造新的旅游线路,“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产业,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而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观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能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循环。”在江津区黑石山村,修建了污水处理站2座,其中A点处理规模110吨/日,B点处理规模为170吨/日,处理工艺均为接触氧化加人工湿地,污水排放达一级标准。这里地处白沙城区附近4公里,以前由于排污基础设施不完善,给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污水排入泸溪河后进入长江。现在,这里的污水处理能力完全能满足聚奎中学6000多师生和周边村民生活所需,而周边的水质环境也进一步好转。
江津区环保局副局长郑洪介绍,由环保局牵头的农村环境连片治理,通过对乡村聚居点的环境整治,增设了垃圾箱,实行村、镇、区联动的模式,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区域处理”,对垃圾清运处理,要求与市政部门现有系统衔接,采用垃圾箱、桶等设备。
对于改善水质,根据不同规模、自然地理条件、出水水质要求、经济条件等筛选工艺技术,制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明确不同技术工艺的工艺流程、适宜条件、管理成本、运行维护要求等。日处理规模50吨以下的,一般采取无动力处理工艺;50吨以上的,原则上要求采用有动力的处理工艺。随着整治长效机制的进一步建立,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可靠保证。
C
全市1017个乡镇街道 配置环保人员3988人
结合五大功能区域特点,我市将“撤乡并镇后的场镇、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民新村和高山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重点流域”作为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三治一保”作为项目实施的重点内容,解决当前我市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到2017年实现撤并场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对纳入连片整治的区域,农业、建设、卫生、市政等部门优先安排涉农项目。其中,农业、卫生等部门负责建设农村散户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扶贫等部门建设农民新村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集中安置点,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市政部门将市政环卫体系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垃圾清运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移民部门将三峡库区15个移民区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三峡后续规划支持范围,对未纳入三峡后续规划的撤并场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全部纳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支持范围。荣昌、大足,长寿、梁平、垫江结合玉滩湖和长寿湖流域整治,合力推动流域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市委和市政府督察室重点督察,对进度滞后的区县提前预警,完成情况纳入区县社会经济综合考核。
如今,全市1017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环保机构并配置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3988人,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街道环保机构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环境监管网络,确保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有人建”、“有人管”。
目前,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推进顺利,到2016年将全面完成2000个村的民生实事目标任务。通过突出“场镇、农民新村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重点流域”三个重点区域,把握“项目建设、技术工艺、运管机制”三个关键环节,强化“乡镇环保能力建设、资源整合、督察考核”三个保障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努力守护好三峡库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