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删帖获刑”是对网络公地的守护
26.08.2015 09:06
本文来源: 重庆晨网
社评
34岁的赖某是腾讯汽车频道的一名编辑,在结识了专门从事网络删帖的男子赵某后,赖某以每条帖子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价格,替赵某删帖,5年间收受好处费18.8万余元。一审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后赖某不服上诉。
(8月24日《北京》)
从表面上看,“有偿删帖”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社会交换,“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对负面消息捂盖子、遮丑。但其实质,说轻一点是背离了职业操守,公器私用、权力自肥,说重一点,就是破坏了网络社会秩序,理应得到法律的规训和惩罚。
在消费者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在网络上发帖本是一种利益表达,却遭遇了有偿删帖,让公众“沉没的声音”难以找到出口。有偿删帖的背后,隐伏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这里面,既有商家的“讳疾忌医”,也有中间商、掮客的“牵线搭桥”,还有删帖者的“同流合污”。正是一连串的底线失守,才会让有偿删帖成为一种热门生意。
在社会治理不断改进和优化的今天,网络不能成为“野蛮生长”的孤立节点。只有让网络运行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提高违规行为的成本,提高法律规范的震慑力和约束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偿删帖的生存空间,才能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网络的便利与美好。
“有偿删帖获刑”以鲜活的案例警示我们,公私关系的混淆,价值追求的错位,固然能让人“坐着把钱挣了”,却难免身陷囹圄。
杨朝清(教师)
本文来源: 重庆晨网
26.08.2015 09:06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记者 李勇 张桂林 李松
扎根巴渝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