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了!孩子有这些行为 可能患上了自闭症
你的身边可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得见却对你视而不见,他们能说话却很难和你交流,他们能听见却对你充耳不闻……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做“星星的孩子”。
每年的4月2日被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为了提高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接纳、包容、关爱自闭症儿童,今(2)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专家们来到潼南区,举办了自闭症日大型义诊公益活动。
2岁小男孩被诊断为自闭症
浩浩(化名)今年两岁,长得乖巧可爱,大大的眼睛特别好看。但和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是,浩浩不会说话,不理人,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现在已经2岁了,基本上不会叫妈妈,要什么东西只会抓住大人的手去拿,对人不感兴趣,对物体感兴趣,特别喜欢能旋转的东西。”浩浩的妈妈说,家人为此非常苦恼,两天前带着孩子来到儿童医院。没想到经过测评和检查,浩浩被确诊为自闭症。
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的早期症状是什么?该怎样识别呢?重医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程茜教授说,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大多会出现社交障碍、言语发育迟缓、兴趣爱好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等症状。我国自闭症早期诊断起步较晚,落后于发达国家,家长对自闭症的认识也不够,很多自闭症患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致使大量自闭症儿童丧失了最佳干预期。
今天是“世界自闭症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中心(儿保心理科)全体工作人员来到潼南区江北小广场,为市民免费开展了专家讲座、家庭养育指导、早期干预咨询、口腔功能、发育异常筛查、语言评估等服务。
家长要重视孩子这五种行为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发育行为学组组长、重医儿童医院李廷玉教授表示,早期干预对自闭症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由于大脑在2岁内发育快,可塑性强(即恢复的潜力大),因此在2岁以内早期发现自闭症、早期干预康复效果好。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等专家制定了中国首个“自闭症早期识别筛查、早期干预”指南建议在18-24月婴幼儿常规开展ASD早期筛查。
“自闭症早期识别筛查、早期干预”指南为了让广大家长及普通医务人员能早期识别自闭症,制定了自闭症(ASD)早期识别的五种行为标记,简称“五不”行为。
一、不(少)看:
视而不见,或少看。自闭症儿童早期即开始出表现出看人尤其是人眼部的减少,他们不看人或者看人像扫描机飘忽过去,眼睛不会说话。
婴儿1月龄最喜欢看人脸(看妈妈),但自闭症孩子无目光对视(或较差),看人视而不见,喜欢看物体。
二、不(少)应:
叫自己名字听而不闻,无反应或不敏感,但听力正常,通常是家长最早发现的表现之一。
正常婴儿5月龄叫名字就有反应,以后会主动找妈妈玩。
三、不(少)指:
自闭症儿童不会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一岁时不会用手指指物,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四、不(少)语:
多数ASD儿童存在语言出现延迟,这是自闭症就诊最常见的原因。这些孩子在3-4月时语言发育出现异常,没有咿呀作语、描话,或者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五、不当(行为):
指不恰当(刻板、机械)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ASD儿童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的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过于)注视等。
尤其要注意与吃喝拉撒相关的生活行为的过于异常:如特别异常挑食、特别异常挑剔解便和睡觉的地方,难于抚育,特别犟,特别易怒,过于专注手机、电视屏幕等都需要高度注意。
如果婴幼儿存在上述“五不”行为表现的大部分行为就存在社会交往能力发展障碍,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检查,排除自闭症的可能!专家提醒,由于自闭症孩子大多无外观异常,尤其是运动发育好、不伴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在2岁前很难被家长发现,大多数孩子在2岁不会说话才去就诊,要引起重视,希望社会能够关注并接纳、支持自闭症儿童及家庭,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