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一起赚,增收有望我要好好干”

25.03.2019  11:40

   原标题:

   贫困户陈朋是村里“‘中’字号企业”的股东,又是当地龙头企业的“合作方”——

   有钱一起赚,增收有望我要好好干

华溪村如今已有了多项增收产业。(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谭华祥

  3月5日一大早,石柱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陈朋就出门了,去村里的黄精(一种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

  前些年的这个时候,陈朋通常还在睡大觉。即使在妻子再三催促下起了床,也要先喝上二两白酒,才扛起锄头醉醺醺下地,一天下来干不了多少活。

  去年以来,华溪村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发展起产业的同时,也激发了包括陈朋在内众多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戒掉酒的陈朋如今每日早早上工,还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村里有了“‘中’字号企业”

  2017年9月,华溪村收到某企业捐赠的10万元扶贫款。这笔钱咋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陷入思考。

  当时村里正发展生猪产业,有人根据往年的经验建议:“用这钱买几十吨猪饲料,免费发给贫困户!

  但华溪村驻村第一书记汪云友有不同的想法,他简单算了笔账:华溪村户籍人口共542户1466人,其中贫困户有85户302人。按照当时猪饲料每吨4000多元的市场价,买20来吨,每户贫困户只能分到几百斤饲料,且猪饲料用完后便没了,是典型的“输血式”扶贫。

  何不用这10万元当启动资金,整合其他扶贫资金,带动村民入股成立公司发展产业,“”出更多钱呢?几次讨论下来,大家决定结合“三变”改革成立公司,将全村1200亩可利用土地进行整体流转后,再深度调整过去粮经比达9:1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经果、康养旅游等产业,带动全村产业结构向“小康型”转型。

  2017年11月,华溪村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部分村民出资共同入股的模式,注册成立了石柱县中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当地村民戏称这是全乡第一个“‘中’字号企业”。

   发展产业的同时,让贫困户受益

  如何避免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却没有跟着得到实惠?公司对全村1200亩在耕地和可利用闲置地统一生产经营并占股80%,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20%并享受保底分红。此外,农民还能到产业基地打工取得务工收入。

  那一年,陈朋仍然沉溺于酒精中。此前,他因酗酒患上了高血压、酒精肝等疾病,还差点因脑血管堵塞送了命,加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村干部带陈朋去治病。但病情缓解后,陈朋仍然沉溺于喝酒,对于鼓励他发展产业的建议充耳不闻。

  “你家7亩多土地,除了种点红苕、苞谷外,大半都闲置了。地荒着也是荒着,不如入股试试,入股给公司一年至少要保底分红3000多元。”村支书王祥生劝道,“过两年新产业见效益后,还能分得更多呢!

  对于“过两年能分得更多”这话,陈朋并不相信,但同意先入股试试。村干部趁机动员他担任门口公路的管护员,每年能有5000元的公益性岗位收入。

  此外,乡里引进的龙头企业石柱五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度农业”)还与陈朋签订了代养代销协议,支持他发展蜜蜂养殖,陈朋成为这家企业的“合作方”。发展一群蜜蜂政府要补助600元、陈朋自出50元,交由五度农业代养代销,年底由五度农业按照企业70%、贫困户30%的比例进行分红。

   递交入党申请书

  去年,村里的产业开始起步,过去分隔开来的田地经过整治,变身为成片的产业基地。田地里的苞谷、红苕,变成了黄精、吴茱萸、猪腰枣、脆桃。

  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挽着袖子、拿着锄头,和大伙儿并肩修路、架电线、引水……这一切,让过去觉得村里发展产业与自己关系不大的陈朋开始转变。

  全村土地整体流转建成种植基地后带来了大量工作机会,陈朋夫妻跟其他许多村民一样到基地务工,每天早出晚归,成了“上班族”。有事做的他戒了酒,每天早睡早起,身体也好多了。

  去年,陈朋一家获得了土地入股保底分红3360元、公益性岗位收入5000元、五度农业保底分红960元,加上两口子在基地打工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近4万元。

  看着干部们每天在田间地头奔走,陈朋又有了新愿望。去年9月的一天,他找出纸和笔,琢磨多时后,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交到村支书手里。

  “我们村过去是穷村、落后村,但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干部,带着我们学技术、种果树、养动物,村子富起来了……”在入党申请书中,陈朋这样写道,“看到他们为我们修路、架桥、发展产业,我有了一个信念:和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除了希望入党,陈朋今年还有个“小目标”:“返包”10亩黄精,专心在家搞产业。

  为了实现零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村里成立的公司准备将零散的黄精基地“返包”给有能力的村民管护,让他们在挣一笔管护费用的同时,成为有技术傍身的职业农民。陈朋觉得这个“返包”不错,有意接招。

  “有钱一起赚,增收有希望了,我要好好干,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个‘扶’得起的贫困户。”陈朋说。

   记者手记》》

   产业扶贫核心在利益联结

  龙丹梅

  如果说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利益联结机制就是产业扶贫的核心。

  华溪村贫困户陈朋过去无心发展产业,正是当地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户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这才让陈朋重拾了脱贫的信心。

  近年来,我市各区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然存在产业发展起来了但村民没能“搭上车”的情况。

  通过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政府支持产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户参与生产经营,可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推动贫困户增收,增进他们通过努力实现脱贫的信心。

  华溪村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产业扶贫的目标,将利益联结机制作为脱贫攻坚的“利器”,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变简单“扶持到户”为“效益到户”,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