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一”交答卷丨做好“五个一”服务 打通就业困难人员的”最后一公里”
“特别感谢政府帮我落实了就业,在这里工作我很有干劲。”
8月31日一大早,在江津区李市镇便民服务中心,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21岁的向守坤一边热情招呼群众,一边快速录入大家的就业需求。在精准帮扶下,向守坤完成了从就业“困难户”到就业“指导员”的角色转换。
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上半年,重庆帮扶城镇大龄失业人员、低保家庭人员,还有残疾人、城镇低收入群体等困难人员6.8万人找到工作,完成了全年目标8万人的85.1%。
向守坤家住李市镇林家嘴社区6组,是家中独女。从记事起,母亲就一直患病休养,不能下地干农活。父亲为了给妻子治病和供孩子读书,辗转各地打工。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工地作业时腰椎严重受伤,全家的重担陡然落在了向守坤稚嫩的肩膀上。
为了尽快帮助家里解决困难,向守坤尝试了很多岗位,但是因为专业、学历等各方面因素都没成功。
恰逢李市镇开展就业困难群体登记调查和就业援助工作,工作人员帮助向守坤办理了失业登记,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多次向她推荐与她专业相符的岗位招聘信息,并鼓励她报名参加公益性岗位考试。
2020年8月,通过考试,向守坤正式成为李市镇政府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人员,在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窗口工作。
从就业“困难户”到就业“指导员”, 向守坤开始在岗位上帮助更多失业、无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49岁的李市镇三角坝社区居民谢献英,原来也是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为了帮助谢献英找到工作,向守坤先后联系了十几家企业,为谢献英牵线搭桥,帮助谢献英成功在一家快递转运点实现了再就业。
上半年多渠道发布就业岗位10万余个
向守坤的“华丽转身”只是近年来重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一个缩影。
“在促进困难人员就业方面,我们竭尽所能进行援助和帮助。”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专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补贴等多种方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改变家庭困境。
例如,对招用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按其实际为招用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给予全额补贴,对招用困难人员且为其缴纳社保超过一年的企业,再按每人6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上半年,重庆市落实社保补贴、就业补贴等政策近2亿元,促进了4.2万名困难人员就业。
此外,今年上半年,重庆还举办招聘活动1000余场次,向困难人员多渠道发布就业岗位10万余个。针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开发道路维护、保绿保洁、基层协管等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在薪酬方面,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为了方便困难人员就业,还专门开发了智能就业信息平台,所有就业政策和服务事项,包括困难人员群体,重点群体、普通群体的,都可以在网上申请、办理、反馈。
“五个一”服务托底安置保就业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困难人员就业工作,重庆将持续做好“五个一”服务,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都实现就业。
“总结起来,就是上一次门、建一本账、送一批岗、发一张券、托一个底。”
该负责人表示,人力社保部门将“面对面”了解未就业的原因,掌握其就业创业意愿、技术技能水平、培训提升需求等,做到就业状态清、服务需求准。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一对一”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职业指导、技能培训以及创业扶持等服务。
根据困难人员特点,将分类筛选用工企业,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组织开展行业轮动、企业轮换的动态专场招聘,确保每个区县线上招聘天天有、线下招聘周周有,持续提供就业机会。
借助电子社保卡,向有培训需求的困难人员发一张职业培训券,围绕全市急需紧缺工种,特别是新职业、新技能,加大对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领券人员可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机构,免费参加培训。
此外,就近就地开发一批保绿保洁、护林护水、河库巡管、环境整治、公路养护、助残服务、基层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对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