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33期“重庆好人榜”入围者王霞
万盛巾帼风采:留守儿童的“妈妈”
——记第33期“重庆好人榜”入围者王霞
她是留守儿童的“妈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行动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榜样。她就是入围第33期敬业奉献类“重庆好人榜”的黑山镇新场小学教师王霞。
当好教师
“我爱教师这份职业,选择了就要做好。”1973年出生的王霞,1995年成为一名农村代课教师,开始与孩子结缘。
“一开始我只是一名代课老师,可能教一段时间就当不了老师了。”王霞说,她自己都没想到,当上老师后,她便开始喜欢上了这份职业。
为了能做一名老师,王霞从1999年—2005年先后在石林镇初中、黑山镇石笋村小、农胜村小任代课老师。虽然代课老师的工资每月只有140元,但是,每天能跟学生们在一起,看到孩子们的笑容,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凭着自己的努力,2005年,王霞考上了教师编制,成为一名正式的在编教师。在黑山镇新场小学的教学工作中,该校如果缺语文老师,她就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如果差数学老师,她就教数学;甚至如果缺体育老师,她也会有板有眼地和孩子们一起打羽毛球、跑步……作为该校主任教师的她,还肩负着引领教师共同成长的重任。
做好益友
“王老师,我觉得您比我的爸妈对我还好,我叫你王妈妈吧。”在石林中学任教的时候,王霞还担任住读生的管理员。有一次,学生王健感冒发烧严重,她就陪伴着王健输液、打针,还喂王健吃饭,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听到学生这样动情的话语,王霞潸然泪下。她知道,王健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常年见不到父母,家庭的关怀严重缺失。想到这些,她说,她更是决心要好好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新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周起华,是王霞进入该校后接触的第一批孩子中最令她头疼的一名学生。上课的时候,周起华总是心不在焉,也不爱与同学交流。老师教育他,他又不听。通过家访,王霞才找到他的心结。
原来,周起华家的房屋破旧,家人几乎全部都是残疾人。回到学校后,王霞把周起华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跟他交流,没事的时候,就给他补课。在王霞的鼓励和教育下,周起华慢慢变得开朗了,与同学们也能玩到一块了。
坚守讲台
村小教师人员少,班额多,每个教师工作量大,王霞从来不顾自己的病痛和家庭困难,全身心地扑在教学上,不计个人得失。
2013年10月,王霞手术后休息仅两天就到学校上课。有人问她怎么不多休息两天,她笑着说:“我休息了,我的孩子们怎么办呢?”
2014年9月的一天,王霞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肌肉摔伤,不能久站,也不能久坐,否则就痛得钻心。但她不顾自己的疼痛,仍然坚持到学校,除了正常的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以外,还为指导学生到区里参加演讲比赛而忙碌。特别是参加比赛那天,她带着学生在比赛地点一坐就是一上午,疼得她两眼直冒泪花,可她毫无怨言。听到学生获得了二等奖时,她流下了高兴的泪水。而在家里,她还要照顾瘫痪多年的公公。
王霞爱学校、爱孩子,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大朋友这一角色中,她热爱每一位学生,努力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