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机器人,机会在哪里?——重庆火锅的启示

24.11.2015  09:52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余晓洁、杨维汉、赵晓辉)中国的机器人技术不是世界上最棒的。

  重庆机器人产业不是中国本土最强的。

  大足,距离重庆市区尚需1小时车程。但在这里,一批机器人企业顽强生长着,而且硬是从瑞士、德国等国际一流机器人供应商手中,“”到了订单。

  故事,从火锅讲起。

  重庆人爱吃火锅,火锅店会产生大量泔水,图省事的老板直接把它们倒进了水池,进了地下管道。

  无独有偶。建筑工地的老板也图省事,把建筑废渣扔进了地下管道。

  油乎乎加硬邦邦,可苦了城市的地下“肠道”——不幸患上“中梗阻”。

  赶紧疏通!堵得严严实实的,还臭气熏天,人是下不去了。只好请机器人兄弟出马。

  需求发到世界顶级机器人供应商,花了好多钱,请外国专家来“诊断”。专家回国后,研究了好久也没开出“方子”。

  可是城市“肠道”还得通啊。

  “让我们试试!”重庆瀚德高科机器人公司举起了右手。

  不到10天,方案出来了:机械臂加强力冲枪;又过了10天,问题解决了,通了。这样一来,本土机器人比洋机器人的优势显出来了,咱随叫随到啊。于是,这单是“”来了,“”定了。

  “虽然目前国内机器人控制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还有差距,但在电子机械上并不比他们差。进口机器人发生故障,维修工程师从国外好久才能赶来,有的不了解中国实际,还解决不了。我们是48小时包赶到,10天之内包解决。另外,国外机器人大多是‘流水线’生产,而我们本土供应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和生存空间。”重庆瀚德高科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匡智刚说。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罗军点出了中国机器人两大“痛点”:一方面,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偏低,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另一方面,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研发能力不足,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的确,控制系统、伺服电机、驱动器、精密减速机、高端传感器、机器人本体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6轴等高档机器人产品及部件仍然依靠进口,本土产品缺乏定价或议价能力。这些中国机器人技术、产业的短板要花时间砥砺攻关。

  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第一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是我们最大的长板。

  “近水楼台先得月。”本土机器人企业应该花气力发现、研究需求。市场导向,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去年来爆发的服务机器人市场,是本土机器人企业又一重大机遇。

  中国电子学会“中外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对比”调研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基础研究、产品研制、制造工艺总体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晚10年,而服务机器人只晚3至5年。

  智能社会智能家居智慧生活,服务机器人无所不在。

  在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的服务机器人领域,本土机器人企业更有机会通过产品创新、解决方案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占领更多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