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下的“柴火人家” 拆迁时运柴后卡车拉了11车
▲水塔村41号曾经是为码头工人烧水和洗澡的地方。
▲五户人家都有自己的柴棚,茶余饭后捡柴是必修课。
▲住户们的柴棚被拆掉了,木柴连同周边的垃圾,足足装了11车。
▲临近中午,曹婆婆在土灶上烧起柴火,准备午饭。她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和没落。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沙坪坝区石门大桥下,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在几棵茂盛的黄葛树下,有五户人家至今还过着每天烧柴煮饭喝水洗澡的生活。
不过,他们的柴火生活就要结束了。昨天,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用卡车把这五户居民的“生计”拉走了,足足拉了11车。
繁茂树下的平房
水塔村隶属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四方井社区,位于石门大桥下,肿瘤医院旁。如果不是穿过几条小巷的一片繁茂树林,黄葛树下的这几间平房,重庆晚报记者还真找不到。
即便水塔村的叫法已有近80年历史,很多人对它也不熟悉。肿瘤医院、金沙港湾……这些在它之后修起的建筑,早已通上天然气。而这里,至今还有5户居民,煮饭烧水用柴火。
“通天然气对房屋结构有要求,这几户居民的厨房屋顶搭的是木棒,盖的是瓦片,层高不够,通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到现在都没通。”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曾经热闹的地方
今年71岁的曹婆婆,住在水塔村38号。她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吃饭喝水洗澡都是烧柴。“最受不了的就是三伏天,灶孔生火总是一身汗,烟灰飘出来,衣服和手脸都要弄脏。”曹婆婆说。
“以前还可以烧煤炭,后来煤炭没得卖了,就只有烧木柴。”曹婆婆说,住在城里,找柴不难,“有些房子拆了,留下的木头捡回家,是很好的料。”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曹婆婆家有三间平房,50多平方米。这套上世纪50年代就存在的房屋住过三代人,如今曹婆婆的孩子已搬走,就剩下她和老伴。
曹婆婆回忆,父母是汉渝路码头(现中渡口附近)的搬运工,自己只有几岁时,一家人住在码头附近,房子是临时用竹子搭建的简易吊脚楼。“最怕遇到嘉陵江涨水,船撞到吊脚楼吓死人。”曹婆婆说,后来为了安全起见,父母在水塔村38号修建了房屋,就是现在住的地方。
水塔村41号,如今房门紧锁。“别看现在这里人少,以前人山人海很闹热,这里以前是父亲单位的澡堂,还有开水房,每天都有工人挑着一担一担茶水到码头给搬运工人们喝,都是烧的柴火。”曹婆婆说。
憧憬之外的怀念
水塔村26号,64岁的黄伯在这里住了近60年。
“父亲是肿瘤医院的工人,那时我们把小龙坎的房子卖了,全家搬来这里。”黄伯还记得当时房子卖了60元。“1966年栽的黄葛树,现在长得把我们的房子全部都遮住了,从高楼往下看,很多人都不知道树下还住着人。”
即将告别柴火生活,黄伯充满期待。“再也不用烧水洗澡了,通了天然气,冲澡就方便多了。”黄伯乐呵呵地说,一到夏天,住户们烧一锅水,含蓄点儿的拎着桶儿到公厕里洗,嫌麻烦的等到夜深人静才烧水,提起桶儿到黄葛树脚就开洗。”
“天然气拧一下开关就能炒菜,想着就很方便。”黄伯的爱人1981年嫁到水塔村,对即将通气的生活既憧憬又怀念。她说,这些年来,很多亲朋经常不请自来,把这里当成老家,都觉得柴火饭好吃些。“他们说怀念小时候柴火炒的大锅菜,先把柴火灶烧旺,然后动手打整菜品,一桌丰盛的乡土菜很快就弄好了。”
“为啥前段时间柴火鸡恁个火?不光是柴火烹饪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很多人那份难以忘怀的记忆。”另一位住户说。
拉走11车的伤感
曹婆婆说,眼看着石门大桥修起来了,肿瘤医院建起来了,小区楼盘也盖起来了,有条件的住户都买新房搬走了。
“这里通不了气,下雨天路也滑,房子又潮湿,大家都想拆迁,换个环境住楼房。”曹婆婆说,水塔村还有四户和她一样的居民,每家都筑起火灶,搭起柴棚,捡柴成为茶余饭后必做的事。
重庆晚报记者昨天看到,五户人家的柴棚已经拆了,运柴的卡车拉了11车,与房子周边的废旧垃圾算在一起,约40吨。
“预留了几天的木柴过渡。老实说,心里有点难过,还有点矛盾:扔了?那是我们辛辛苦苦捡来的;不扔?我们也不能永远捡柴火,老了不像年轻时有力气,捡不动了。”曹婆婆有些伤感地说。
渝碚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街道已与燃气公司协调,由街道出资把每家每户的厨房进行改造,接下来将免费为他们开通天然气。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周小平 实习生 王瑞琪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