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养蚕悄然成为我市归雁经济新热点

05.07.2016  22:49

        今年,我市出台《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明确在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重点引导农民工发展休闲旅游、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正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主体。针对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趋势,我市正积极开展工作,引导、鼓励返乡农民工选择蚕桑立业。一是指导相关区县加强返乡“务蚕”农民信息收集、跟踪,做好精准服务;二是强化技术保障,落实对返乡“务蚕”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帮扶;三是充分利用我市有关产业及创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推广政策、比较优势和先进典型、成功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是搭建返乡创业交流平台,分享专业资讯及创业经验。
        农民工常年漂泊在外,一方面挂念家中老小,另一方面缺乏归属感。回家创业搞蚕桑,技术有帮扶,蚕茧有销路,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增收。
        在黔江区,日益壮大的蚕桑产业近两年来吸引了约6000名农民工弃工从桑。杨明忠是濯水镇双龙村1组村民,  2010年底打工回家,耳闻目睹家乡蚕桑产业的发展,在村镇干部的鼓励下,毅然辞去旅游职业学院的工作回乡栽桑养蚕。利用打工积攒的2万余元开始创业,修缮共育室、新建养蚕大棚10个,流转承包桑园50亩,2011年养蚕获得丰收,实现产值7万余元。尝到甜头的他,认真钻研黔江区“六化五配套”技术,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经营理念,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有共育室1个、室外养蚕大棚27个,发展桑园105亩,        2015年养蚕160张,产茧119担,实现产值22万元,成为双龙村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户。今年,他又投入3万元新建8个室外养蚕大棚,全年预计产茧130担,共育、售茧收入有望突破25万元。
        奉节县新民镇蚕农朱丹,从小看母亲养蚕感觉熟悉而又亲近,现在自己栽桑养蚕,技术有市里和县里的专业指导,蚕茧有龙头企业合同收购,挣钱踏实又稳定。正如蚕农周小兵说:“养蚕时间短、见效快、蛮划得来。
        不久前,在市蚕业管理总站“科技下乡”及市蚕桑技术推广站“小蚕共育”培训现场,均一改往年老年人居多的常态,出现了不少40岁左右的青壮年,养蚕队伍展现出了年轻化迹象。
        数据显示,近两年,全市26个蚕区共吸引2万余名农民工返乡从事蚕桑生产,栽桑养蚕正逐渐成为归雁经济的新热点。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桑蚕产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