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乾隆皇帝曾为秀山写下御诗
秀山洪安镇拥有“一脚踏三县”的地理优势。 本组图片由通讯员鲁诗勤摄
记者在洪安镇采访老居民。
东临湖南龙山,西连贵州松桃,北接酉阳,位于我市东南部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称秀山)是“一脚踏三省”的渝东南门户。
商周、春秋时期,秀山属巴国,自古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三国时期,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置酉阳县(如今秀山的县地当时属酉阳县),隶荆州武陵郡。五代十国开始,当地旺族开始占据县地,至明代,经历了数百年土司制的统治。
清雍正四年(1726年),西南地区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清乾隆元年(1736年),清政府割酉阳东南境石堤、宋农、晚森等土司据地,始置秀山县。
由于建县时间较晚,加上汉文化在土司制废除后才兴起,因此秀山古代的诗歌从清代才开始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在清代共有28位诗人,留下关于秀山的诗作60余首。
第一首诗写“一脚踏三省”的洪安
“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度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城廓都无恙,鼓鼙今不闻。此邦真秀发,蔚起见人文。”目前能查阅到的最早描写秀山的古诗,是清乾隆年间,酉阳知州、诗人章恺到秀山视察时,写下的《至秀山》。
章恺是哪一年到的秀山,现在已无法确定。但他这首诗所描写的地点,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小说《边城》笔下的原型地——洪安镇。
洪安镇距秀山县城26公里,与位于湖南省花垣县的边城镇只隔着一条清水江,向西则与贵州省松桃县相连。
“清水江发源于贵州梵净山,流往湖南洞庭湖。”洪安镇的一位老居民告诉记者,因为“一脚踏三省”的地理优势,这里居民世代依靠水上贸易为生。“原来江上的船只非常多,几百条木船沿清水江排开,来往运输桐油、茶油、棉纱等。”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章恺用“蜀道有近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的诗句,描绘洪安的地理特点。这里,本是蜀道之地,却吹来黔地的雨水,又卷来楚天的乌云,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秀山与湘黔之间互为犬牙的地貌特点。
“不止洪安,整个秀山因位于重庆东南边陲,其东与湖南省的花恒、保靖、龙山三县毗邻,西接贵州的松桃境,北面是武陵山区腹地,被喻为‘渝东南门户’。”秀山文史专家刘济人介绍。
清酉阳诗人陈汝燮曾写下一首《过秀城》,其中的诗句“斗大方城镇蜀陬,公然黔楚此咽喉”,充分说明了秀山咽喉位置的重要性。
清朝官员在此写下军旅诗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秀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诗歌里对此也有不少反映。
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入川的江苏平都人林儁,来到秀山时,写下《和孙节相初至秀山七律元韵》一诗,描述了秀山边境遭战争蹂躏后耕作蚕织都已停止、兵营排列的景象:“州河盖外阵云横,不信潢池竟弄兵。室毁机丝停乙乙,师贞卜兆得庚庚……”
记者查阅史料发现,历任清朝内阁中书、编修、太常少卿等职的孙士毅,是清代在酉阳留下诗作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孙士毅本是浙江仁和人,曾在酉阳、秀山一带征战。
据《秀山县志》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南苗民叛乱,进入秀山境地,情势十分危急。嘉庆元年(1796年),秀山白莲教又起义。“这期间,孙士毅一直奉旨驻扎在秀山,处理叛乱和办理军粮储备等事务。”刘济人说。
在孙士毅创作的《初至秀山七律》等12首合韵诗中,“山城伏莽太纵横,风鹤还嗤草木兵”“蜀山截业楚江横,钲鼓连连未洗兵”“燕为危巢思避戊,土因寒雨感飞庚”等诗句均形容了当时的战事。
除了战争外,秀山的秀美风光也在诗人们笔下得以体现。穿城而过的梅江、层峦叠嶂的川河盖、古色古香的石堤镇等,都是诗人青睐的对象。清代诗人胡志伊、王达琮、周卜熊所写的《登川河盖》《梅江晚渡》《舟发石堤》等诗作,均描写了这些地方独特的景色。
乾隆皇帝曾为秀山写下御诗
说到秀山最著名的古诗,当属乾隆为这里写下的御诗。
“炮木洪安汎,三省界连道。黔楚两省苗,分路各入扰……分兵三路进,马腾士均饱。声势愈以壮,如隼击弱鸟……”这首乾隆写下的《志事诗》,描述的是当年秀山雅江镇爆发的战争。
雅江镇位于秀山东部,距县城16公里。我们驱车来到毗邻雅江镇镇政府、当年爆发战争之处,只见背面的泡木山高达万仞,山脚下曾经的战场已是一片荒芜之地,以往的营地、碉堡均已不见踪影。
“雅江古时称乜架,三面绝壁,只有一条路通往洪安镇,为川湘之咽喉。”雅江镇调研员杨秀禄告诉记者,乜架自古是被争夺的战略要地。
史料记载,清乾隆、嘉庆年间,川湘黔边曾爆发石柳邓、吴三保领导的“乾嘉苗民大起义”。不到三个月时间,起义军势力扩大到湖南沅江、贵州铜仁、松桃以及秀山等地。
乾隆急调云贵、湖广等7省18万的兵力,由云贵总督福安康为统帅,四川总督和琳(和珅之弟)为副统帅,兵分四路围剿起义军。
“和琳率重兵驻扎秀山,连营几十里,在乜架周围的泡木山、川河盖、牛角山等地展开大会战。”杨秀禄告诉记者。
当时,和琳分析位于川河盖的起义军必不设防,于是做好部署,兵分三路,直至川河盖,出其不意发动袭击,起义军仓促应战,导致牛角山及至川河盖全线溃败。
接到和琳的奏报后,乾隆大喜,于是写下这首《志事诗》。诗中先交代了这里的地理位置,然后用“兵分三路进,马腾士均饱。声势愈以壮,如隼击弱鸟”之句,赞许和琳指挥的这场围剿战。
如今,当年的战火之地已草木深深,硝烟不再,那段烽火岁月已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在秀山已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对诗人笔下的洪安镇、梅江、川河盖等都有相关规划,将重新打造,以期展现这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美景。”秀山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原标题:斗大方城镇蜀陬 公然黔楚此咽喉 — 探寻古诗中的秀山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