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来合川,探寻这所不一样的学校
——陶行知
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渝西北,毗邻两江新区,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
水秀三江,古韵合川
悠悠嘉陵江畔,坐落着一座具有川东民居特色的纪念馆,这就是位于合川区草街街道古圣村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
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全貌
纪念馆为新建仿古庭院式建筑,整体建筑物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庄严的纪念馆门匾上,悬挂着前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写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
纪念馆内展厅
在纪念馆旁边,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旧址如今依然挺立。
育才学校旧址古圣寺
古圣寺原名虎声寺,始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庙里和尚开荒锄地之时,地下出得石碑残块和大钟,上有“大明隆庆”字样,遂改名古圣寺并一直沿用至今。
1939年7月,育才学校在北碚北温泉开学,8月初迁入草街子凤凰山上的古圣寺。2006年5月,古圣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陶馆和古圣寺,感受一代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克己勤俭的品格和爱满天下的情怀。
万世师表陶行知
陶行知雕像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知留影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最早身体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家。毛泽东题词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为“万世师表”。
陶家传家宝——剃头刀
纪念馆内陶家遗物:剃刀、鞋拔和针线包
陶行知小时候很懂事,为了给家里省钱,就算母亲剃的头再不好,他还是顺从地让母亲给他剃。陶行知说:“吾母治家,最为勤俭,连剃头都是她一人包办。”陶家这把剃头刀,用过三代,遂有“一把剃刀剃三代”之说。陶行知把母亲使过的剃刀视为最可纪念的传家宝。他曾为“慈母遗刀”题诗:“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
大后方的“小延安”
育才学校学生在古圣寺前合影
1938年9月,陶行知与邓颖超前往香港宣传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在港期间,陶行知面对记者的提问发表了自己的回国三愿,其中之一就是要为有特长的难童创办一所学校。1939年8月,陶行知的育才学校迁往合川草街子古圣寺,宗旨是“教导学生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自觉觉人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抗战热血青年和一大批共产党员,成为国统区的“红色学校”,也被称为大后方的“小延安”。
陶行知与美国友人把图书分发给孩子们
两只口袋公私分明
育才学校的创办是非常艰苦的。创办之初,陶行知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他公私分明,上衣有两只口袋,一只装公款,一只装私款。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在归途搭车时,陶行知发现放私款口袋里钱没了,尽管疲惫不堪,他却决定不用公家一分钱来乘车,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当育才学校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感动,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慰问时,陶行知给大家讲述了《韩非子·喻老》中所著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告诫大家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可以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己”,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陶行知勉励孩子们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
周总理对育才学校的关心
应陶行知校长的邀请,周恩来、邓颖超到古圣寺育才学校参观、指导。他们看了教室、图书阅览室、学生宿舍,在学校礼堂参加了全体师生举行的欢迎会。
周恩来到育才学校参观指导(右侧抱球小男孩为李鹏)
周恩来亲切地说:“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脑后还拖着一根大辫子,比起我们那一代来,你们是太幸福了,学校里有这么多很好的老师,图书馆里有这么多的书籍,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真理奋斗。”周恩来在同学们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代胜似一代”的题词,邓颖超写下了“未来属于孩子们的”的题词,以鼓励大家。
周恩来总理送给陶行知的毛衣
从育才学校走出的爱国青年
1940年,邓颖超与李鹏在红岩村合影
在陶行知爱国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引领下,“小延安”古圣寺源源不断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志向远大的热血青年。他们有的奔赴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有的冲破重重封锁,去到革命圣地延安,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奉献青春和热血。
原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就曾在育才学校读书,为社会组学生。
社会组旧址,李鹏幼年曾在这间教室学习
李鹏在育才学校学习期间,受到陶行知的亲自教诲。陶行知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李鹏在1946年8月撰文纪念陶行知时讲道:“忆及先生生平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特别是在一九三九年的育才学校,我亲受先生教海,他那艰苦朴实的作风,对待青年慈祥的爱抚,使我难以忘却。”他还回忆了在育才读书期间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校中学生的管理是发扬自治作风,实行民主集中制,提倡互助友好精神”。他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记忆犹新,直到他离开育才数年后,还对育才学校的生活记得非常清楚。
2003年10月,李鹏偕夫人朱琳重返母校
如今,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已是重庆市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荣誉称号
合川市民、学生参观陶行知先生纪念馆
合川区育才小学运动场
古圣寺旁的育才小学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育才精神,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传承着、践行着。陶行知先生鞠躬尽瘁的教育情怀、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操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合川人。
作者 张洪瑶 吴小飞
原标题:来合川,探寻这所不一样的学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