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森制药游洪涛: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国产好药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华森制药董事长游洪涛 受访者供图 摄
中新网重庆10月27日电 题:华森制药游洪涛: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国产好药
作者 陈茂霖 张燕
10月27日,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森制药002907)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第八天,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华森制药董事长游洪涛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想起了一件多年前的往事。
华森制药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重庆第50家沪深上市公司 受访者供图 摄
“九几年吧,我还在泸州医学院附二院当骨科医生的时候,见到一个因车祸导致右下肢开放性骨折的小女孩,因为用不起疗效达标却昂贵的进口药,结果没抗住感染,导致大腿组织深度感染坏死,被迫截肢。”游洪涛说,“做完截肢手术后那个小女孩父母的哭声我至今都记得。我常常想,如果当时能用上便宜点的国产药,那个小女孩的人生又不同了。”
舍弃优渥踏上艰辛创业路
在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并靠精湛的医术和获得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医疗创新成果,一路从泸州医学院附二院普通骨科医生当到医学院副教授、医院副院长的游洪涛放弃了让周围人艳羡的人生,在1996年,初创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踏上艰辛创业路。
“不要档案、不要岗位、不要工资,我就想办一个药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家稍微好点的药品和医疗器材80%靠进口的状态。”游洪涛说。
现实似乎总是喜欢让理想坠入尘埃,还没等“恰同学少年”那夹带了胸中书生满腔热情的风雷走远,创业初期的游洪涛就必须面对企业“一无产品,二无厂房,三无市场,四无人才”的困难局面。
那时候厂房是租赁的,产品也仅有当时还是保健品的螺旋藻,团队没建好,更谈不上市场份额。“只有慢慢熬,靠热情只能熬个一两年,剩下的就全靠责任感。”游洪涛告诉记者,在最困难的几年时间里,他不是没有想过退缩,也无比怀念读书和在医院工作的时光,但是他的亲朋好友、同学,还有企业里的员工,当初都是因为对他的信任,才放弃原有舒适的工作,和他一起在条件有限的厂房里研究产品,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地拓展市场。
不忘初心坚守民族医药梦想
“我们有的只有一个梦想,一颗初心,那就是‘兴民族医药、为健康护航’”。游洪涛带领企业就这样熬到1999年,这一年华森制药得到了首个西药品种——威地美(铝碳酸镁片);2002年,公司经营情况全面好转;到2017年,华森制药成为重庆第50家沪深上市公司的企业时,已经形成了涵盖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耳鼻喉科、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用药等多个潜力较大领域,中西药优势互补的系列产品布局。
企业上市后,也有人问过游洪涛“怎样才能将一个实体企业做到上市?”之类的问题,游洪涛的答案是“不忘初心”。
“第一要耐得住寂寞,第二要挡得住诱惑,第三要守得住底线,第四就是要聚焦所有的精力和财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情。”游洪涛说,“每次碰到挫折和诱惑的时候,多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放弃优渥的生活选择创业,多想想自己当初的理想。”
“华森制药一直坚持把资金优先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渠道建设上。因为我当初创业的目的就是想多做一些老百姓用得起的国产好药。”游洪涛告诉记者,创业至今,华森制药一直将研发看作企业的头等大事,持续在研发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并获得了“2016中国中药研发实力50强”和“2016中国药品研发品牌实力50强”等荣誉。
目前,公司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获评重庆市优秀“企业技术中心”和优秀“中药提取分离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至今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3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9项、境外发明专利1项。在营销优势上,华森制药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100多家医院。
扩大规模谋划医药市场未来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让游洪涛感到振奋。“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和西医一样都是有自己理论体系的医学,我们不应该用一个体系的标准去评价另一个体系,就像我们不能用英语的语法标准来说中文的语法主谓宾不对一样。”游洪涛说,“中医药法的施行让中医产业和从业人员有法可依,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还有社会医疗水平的提升有绝对的正面作用。”
“目前国家对新药的审批正在改革,各项指标都在跟国际接轨,行政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中药产业化是很有利的,再加上‘健康中国’的推进,中国健康医疗市场的‘好戏’才刚刚开始。”游洪涛说,“未来,募集资金的到位将有力推动‘第五期新建GMP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快速扩大产能。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并进一步产品质量,此外我们还要做好准备,应对将来中国健康医疗市场的新变化和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