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双棺!江津发现2000年前东汉墓葬群
墓身精美的雕刻
出土的陶俑
江津油溪镇发现了一处东汉墓葬群,距今已有2000年!今日(18日),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从江津区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近期的考古发掘发现,这处墓葬群可能是家族墓,是渝西片区发现最大的汉代砖室墓,同时也是渝西片区首次发现一室双棺。
发掘100多平方米
一大一小两个墓
葬墓群考古现场
一室双棺
江津油溪镇自古以来就是水运要站,当地一直盛传着古墓的传说。今年3月中旬,江津油溪镇盘古村的村民向有关部门举报,有人在村里策划盗墓。经过调查和走访,盗墓团伙作案的位置被确定,随即,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将盗墓行为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重庆市文物管理局指派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今日(19日),考古工作者对墓葬进行了开馆发掘。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发掘和推算,此墓葬群为东汉晚期汉墓群,距今已近2000年。墓葬群右侧的大墓,长10米、高2.3米,为渝西片区现发掘的最大的汉代砖石券顶墓。墓地群左侧是小墓,里面有两口石棺,为渝西片区首次发现的一室双棺。
“目前的发掘面积有100多个平方,主要是一大一小两个墓。通过勘察,我们发现附近还存在其他未被发掘的墓,因此推断这很有可能是个家族墓葬群。”江津区文管所考古现场负责人说。
通过陶俑雕刻
推断墓葬是东汉晚期
两个墓都是劵顶砖石墓
墓身上精美的雕刻
此次发掘的两个墓为券顶砖石墓。所谓的券顶,实际上是成拱形的,在后来的石拱桥的建造中经常使用。墓砖均为汉砖,非常坚硬,运用特制的泥土在模具里进行整体烧制而成,具有耐磨抗腐的特点。
汉砖上雕刻着各式精美的菱形纹和车轮纹。据考古人员介绍,目前重庆市范围内还未发现烧制此种汉砖的砖窑,离重庆最近的一个汉砖窑是位于湖北的秭归窑。经推测,墓室里的汉砖是由秭归窑烧制后,通过长江水运而来,由此说明当时这个地方水运发达;能够从外地运汉砖来,可见墓主人身份显赫经济实力强。
墓群左侧的小墓,有两口石棺,这是渝西片区首次发现的一室双棺。“我们猜测这可能是夫妻合葬墓。” 江津区文管所考古现场负责人介绍,一口石棺棺盖已被盗墓贼打开,另一口石棺棺盖已断成两截,石棺上精美的雕刻清晰可见。两口石棺上都雕有金蟾、鲲、龙、金乌等动物栩栩如生,侧面则雕刻着跳圈、抛球、倒立等汉代各种杂耍图和精美纹饰。同时,墓室里还散落着残存的各种陶俑、陶罐等,“根据陶俑的大小和形制,判断出是东汉晚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
石棺今后将进入江津区博物馆
供市民参观
墓身上精美的雕刻
汉砖上的雕刻图案
这个墓的主人是谁?考古工作人员在棺身的汉阙纹饰上发现了4个汉字,具体是什么字?有什么意义?目前还在请专家辨认。很有可能是墓主人的名字,或者跟墓主人家族有关。也许破解了这4个字,就能揭秘更多墓主人的历史。
“这处葬墓群距离长江边只有一公里,而且油溪片区水运发达,有资料记载在汉代就已经是重要的水驿。这么大形的墓葬,说明墓主人还是有一定的身份和经济实力。”江津区文管所考古现场负责人表示,目前考古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为更好地保护古墓,研究其历史价值,接下来江津区文物管理所将对所有出土的文物进行拍照、拓片、翻模,陶俑、陶棺将带回江津区文物管理所进行修复,两口石棺今后将进入江津区博物馆供市民参观。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吴娟/文 江津区文管所/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