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为大凉山的孩子自制网课教程
“你们家有外出返渝人员吗?这段时间不要串门哦,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联系我们!”3月1日,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街道宝圣南路社区,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谢彬蓉像往常一样和社区工作者们的战“疫”一线忙碌着。
对于谢彬蓉来说,还要额外忙一件事——千里之外的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扎甘洛村,一群孩子们正等着的网课视频。
白天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谢彬蓉第一时间申请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突击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发放防疫知识宣传单、做好外地返渝人员及车辆摸排登记、上门入户调查外来人员、轮班值守社区卡点……她竭尽所能争着上、抢着干。
“这1000块钱希望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点力量。”2月6日,谢彬蓉向所在的宝圣湖街道宝圣南路社区支部缴纳了一笔特殊的党费,助力疫情防控。
忙完一天的工作,已是疲惫不堪,谢彬蓉没有停下来,她牵挂着凉山州美姑县扎甘洛村的孩子们。
为大凉山的孩子送去网课
2014年,从部队退役后的谢彬蓉主动申请到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支教,在海拔3000多米且交通不便缺水少电的乡村学校坚持了11个学期。
在扎甘洛村支教的第一学期结束时,面对村支书“还来不来”的问题,谢彬蓉坚定地说:“来!这里有我的孩子们,我怎能不来?”至今,为了这个“来”字,谢彬蓉已在大凉山坚守了6年。
6年的支教生涯,让谢彬蓉的心和千里之外的孩子们紧紧连在了一起。孩子们每天的课程能听懂吗?课后作业是否能完成?虽然疫情阻挡了谢彬蓉与孩子们团聚的脚步,但却无法阻挡谢彬蓉对孩子们的关爱。
为了让山里的孩子在疫情期间不耽搁学习,谢彬蓉决定用“上网课”的方式传递知识和爱。
一开始,谢彬蓉以为可以让孩子们直接在网上或电视上观看学习,然后自己布置作业再进行课后辅导。但她尝试了一次以后,发现这种模式对扎甘洛村的孩子们并不适合。
扎甘洛村的孩子白天要忙农活,上课时间统一起来不现实,加上在线教育节奏太快,对于不太精通汉语的孩子们来说听起来比较困难。
“既然孩子们听不懂网课,那我就先听课,然后再教他们吧!”于是,谢彬蓉开始了“先当学生再当老师”的特殊教学生活。
一台平板电脑、两部手机是谢彬蓉给孩子们上网课的主要工具。谢彬蓉说,她的学生都是四年级学生,为了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她会在四个教育平台上观看网课内容,一边学习,一边记笔记,每堂课的备课时间在两天以上。
“我一般是看网上老师的视频,然后再结合课本做笔记,有时候一堂课下来,我要写满六七张A4的纸。”谢彬蓉说,这种上课方式虽然很费时间,但是却是最管用的,即便不能百分之百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意思,但至少可以让孩子们提前熟悉课文,为以后开学上课做准备。
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
“牛儿,你看看你的作文,老师已经把错别字给你标出来了,你把错别字抄写一遍,不懂的再来问我。”
“小布,这次作业完成得非常不错,一定要坚持再接再厉好吗?”
“要记住哦,埋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mán’,也可以读‘mái’,比如埋怨,掩埋。”
上完网课的谢彬蓉拿起手机,点开了“扎甘洛2020年春节停课不停学”微信群,给孩子们发起了语音信息。
在这个群里,谢彬蓉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发送学习资料和课后作业,再把批改后的作业发到群里,提醒每个孩子接收。
在这段时期,只要群里有动静,不管多晚,谢彬蓉都会打开看看,只要是孩子们或家长发的信息,她都会最快回复,“只要孩子们愿意,我就是她们24小时在线的家教。”谢彬蓉说。
谢彬蓉说,为了给孩子们上课,她不仅学会了建微信群,学会了编辑图片,还学会了使用各种APP寻找教学资源,“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白天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晚上在家准备网上教学资料,虽然有点累,但是看到孩子们每天可以开心地学习,谢彬蓉感觉很值得。
谢彬蓉和孩子们约定,让他们在疫情期间守护好自己和家人,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玩,提醒家人做好防疫措施,等到病毒被打败的时候,他们就能相见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通讯员 曹峰 陈强 杨荟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