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扒皮、武大郎…取侮辱性绰号列入校园欺凌,网友建议在重庆推广
周扒皮、武大郎……小时候,你被人取过难听的绰号吗?今后,别再随随便便给同学起绰号了!
13日,一条新闻在网上热传。依据广东省教育厅最新出台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属于校园欺凌。
记者看到,方案规定,欺凌按轻重程度,分一般欺凌、轻微欺凌以及严重欺凌,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和侮辱其人格、损坏他人财物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一样,被界定为轻微欺凌。学校在进行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绰号成为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不少重庆网友建议,取侮辱性绰号列入校园欺凌,建议在重庆推广。
一
学生时代,你遭遇过难听的绰号吗?14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有过“绰号”阴影的人物,回忆他们被起“绰号”的往事,那些如尘埃般的微粒,落在心灵深处,有的随着岁月流逝早已释然,有的却成了永远的阴影。
案例1
娘娘腔、假妹儿
他宁愿做一个不语的“哑巴”
如今的陈勤,练得一身肌肉,身材魁梧,充满阳刚之气。
“以前我可不是现在这样,那时候身材瘦小,常常被班里的男孩欺负,连强悍点的女生都能把我打倒。”今年32岁的陈勤是某中医院医生。陈勤的名字,并没有“文章”可做。陈勤说,小时候最崩溃的倒不是个子瘦小,而是自己的声音。由小学到初中,班里的男孩有的声音渐渐发生了转变。而他也不知怎的,说话的声音不看样子,跟女孩儿差不多。“无论是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还是跟人理论,只要我张口说话,他们都会捧腹大笑。很尴尬”,陈勤也记不起,“娘娘腔”、“假妹儿”这样的绰号是什么时候叫响的。不管有意无意,同学们总是会叫他的绰号,甚至忘了他本来的姓名。
“声带是我的痛,假妹儿这样的叫法,也格外刺耳。加上个头不高,又瘦。懦弱、自卑,不合群。”陈勤说,为了逃避绰号带给他的灰色记忆,他宁愿做一个不语的“哑巴”,沉默寡言的他,操场便成了他最爱的场所。每晚,开始疯狂的跑步。运动量增大,瘦小的陈勤开始长肌肉。“由于长期锻炼,练了点肌肉,体格也不再瘦小,升了高中后,到新学校后,我才摆脱了那个绰号。”陈勤回忆,虽说没人再叫那绰号,但却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甚至影响着自己的性格。“直到现在,我还是一个沉默的人。”
案例2
一个叫“发春”的男孩
他中学时期遭遇脸红的尴尬
家住南岸区的张发春,如今是一名销售经理,员工们都尊称他“春哥”或者“发哥”,很少有人再拿他名字做“文章”了。
小时候,张发春没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何问题。小朋友们,也从未给他取过绰号。到了中学时期,懵懵懂懂的青春期,有次课堂,当老师叫出他的名字时,同学中,有的竟开始噗嗤笑了起来。
“发春是我的名,是按照辈分取名,80后,春、华等,在农村,这样的取名很常见。”进入青春期,这个名字变得格外敏感。课下,听到同学们“意味深长”的呼叫“发春”二字,小张脸通红,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
他也最担心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仅仅是点到这个名字,不管问题答得如何,都会让他再次成为笑料。为了躲避老师的点名,课上他总是埋下脑袋,不敢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课下,他也不会和大家有说有笑,躲开同学,独自去呆在某个角落,直到上课铃响,才回到教室座位上。
“我那时很气,父母为啥给我取这个名字。不过,渐渐懂事了,想来父母也无辜,他们按照辈分取名,也压根儿没想到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妥。”小张说,儿子出生后,他取名简单明了。“至少,从现在来看,没得什么歧义,不过今后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谁知道会不会有其他新梗出来呢。”
案例3
“我长得高,他们却叫我武大郎”
当学生时,她从不敢挺直腰板走路
赵建武,看似男孩的名字,其实,是个女孩。标注性别的花名册,每次点名,她高频“中奖”。“武大郎”的这个绰号,从小学一直伴随到大学。
“那时候,我在班里个头很高。几乎是班里女生最高的。我讨厌高,因为名字就已经特别了。高个子更容易在人群中被盯到。”建武是来自山东的妹子,170cm的个头,8年前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工作。
浓眉大眼,时尚潮流,走哪儿都会穿着高跟鞋,爱打扮,这是她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我以前可不是这样,你看我以前的照片,灰头土脸,腰杆儿都挺不直。”建武说,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何大家会调皮的给她取名“武大郎”,有的直呼“武大”。“或许是因为名字有武,再加上名字很男性化,个子又这么突出。”建武说,那时候,只要别人赞她高,她都觉得是“侮辱”,会戳痛自己,所以很不开心。大学期间,其他女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她从不敢穿高跟鞋子,更不要说买化妆品打扮。“只想默默的做班里的一员,谁也不要来关注我。”大四那年,实习找工作。她开始学着室友捯饬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引来不少回头率,人也渐渐自信起来。“虽然已经170cm了,我尤其爱上高跟,10cm也不嫌高。”建武说,对于学生时代的绰号,她也早已释然。
二
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取绰号,在中小学校园,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那么,遇到起“绰号”的现象,老师们一般如何应对呢?
坦然分享自己的绰号
引导学生不能取“侮辱性绰号”
在二十九中,有19年的班主任经历的谢琪七并不认为取绰号是件事儿,当然,侮辱性绰号例外。同学之间,大多数绰号,比如“狗儿”“毛毛虫”等,叫起来亲密。当然,也难免偶尔会有绰号会伤到当事人。哪些绰号能取,哪些绰号不能取?当学生从小学进入29中,最多一个月后,谢琪七便会给学生上《行为礼仪》这门课,课中提到的50个素质,其中有条便是——不给同学、师长取侮辱性绰号。
谢琪七在课上引导学生们,让他们明白,善意的绰号能促进同学友谊,拉近距离。而有些恶意的绰号,却是能带给人伤害,甚至阴影。“龟儿、骂爹骂娘等脏话,揭人短绰号,比如明明别人个子很矮,却直接叫短腿,矮子等伤及自尊的绰号是不能取的。”每次在《行为礼仪》课上,他也会分享自己的绰号经历。“我学生时代,同学们喊我谢鸡鸡,鸡娃儿什么的。这很善意,也很亲切,没啥。”在这门课上,他毫不含糊,很坦然的给学生分享这个绰号,同学们捧腹大笑。同学们也给他取名“谢总”,有时候是“谢肿”。
绰号要别人乐于接受
老师要在朝会或班课上引导学生
取绰号的现象,在小学生中很普遍。比如,某学生名字叫某圆圆。小伙伴们会叫他“汤圆”。虽然看似没什么贬义的绰号,但小女孩并不高兴。
“有的绰号,听上去没恶意,本是拉近同学距离,让彼此更亲密。但同时也要让对方乐于接受。”南开小学老师吕丽告诉记者,有时候,小朋友会找到她,表示对某个绰号不开心,不想让大家那么叫。“其实女孩儿也并不胖。汤圆这个名字听上去很可爱,取这个绰号的同学也并没有恶意。”吕丽说,虽然绰号没恶意,但要对方乐于接受。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吕丽会在班课或者朝会上提出来,形成一个话题,在小朋友们的讨论中进行引导。
分寸感、是非观很重要
对方的眼神、表情能表达喜恶
学生之间有绰号,有的学生还会给老师取绰号。育才中学化学老师赵镭,体型微胖,学生们给他取的绰号有点多。“猪精”、“胖镭”等,性格外向大方的赵镭并不生气,也喜欢这些绰号。“亲昵,说明咱们师生没有距离感。”赵镭告诉记者,取绰号这样的事情,在学生阶段,其实很常见。
“学生年龄大点,会比较懂事,能掌握分寸。喊一次就能从对方眼神、表情中读出对方是否喜欢,这个绰号会不会伤害到他们等信息。”赵镭说,善意的亲密的绰号,能增进感情;不过也有的绰号无意间会伤害感情,甚至成了学生们的童年阴影。“往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难掌握分寸感,有时候也没有是非观,看到不喜欢的人,他们会直接表达情绪,说不喜欢。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顶多不和你玩,但嘴上直接说。”赵镭说,取绰号,要把握分寸感,要让学生有明晰的是否观,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
三
广东省发文: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严重者开除学籍。此事经报道,引来全国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建议在重庆推广。
全国网友热评:
河南锦鲤本人:有时候语言暴力比肢体暴力更可怕。
番茄炖豆腐h:今天看了悲伤逆流成河。语言是利器,嘴下留情。
木小二:我开始叫小娃,后来叫小不点,后来叫二,后来叫小二,再后来叫三儿,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Ln木南:小时候,因为胖被同学嘲笑肥婆,肥猪,死胖子•••在去厕所的路上跑几步,就被男生笑地震了,在教室里跳下,就被男生说楼塌了。
我是凡人24: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所谓“玩笑”,会给别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无形的伤害,比暴力更可怕。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