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2份检验报告零差错 重庆鉴毒民警"闻香"14年
6月24日,37岁的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民警张鹏端坐在检测仪器前,正忙活着刚接到的毒品样本。
这批样本是从最近破获的一宗毒品案里提取的,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鉴定出毒品的成分、含量等,以便后面的起诉定罪,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严惩。
他的办公室常年飘着香味,可他却并不觉得好闻。“这是麻古自带的香味,闻久了对身体不好。”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走出办公室透透气。
办公室常年“飘香”
在市公安局禁毒总队的办公楼里,有一间挂着“毒品鉴定中心”牌子的房间,摆着几张桌椅、几台电脑,和普通的办公室没什么两样。
不过,当推开里屋的门时,一股异常的香味就扑鼻而来。
“这是我们工作的实验室,我们平时就是在这里鉴定毒品。”张鹏向记者介绍说,因为持续不断有毒品送来鉴定,这香味几乎从未消失。
实验室里干净整洁,几台检测仪器运转着,发出“嗡嗡”的声音。张鹏戴着手套、拿着试管,鉴定刚刚送来的几个样本。
“这种香味就和毒品本身一样,人们最初接触时,觉得好闻,充满诱惑。接触久了,才知道这是魔鬼。”张鹏说,自2001年毒品鉴定中心正式成立以来,他就被分配到这里,一干14年,觉得头发比以前少了许多。
与制毒师进行较量
和战斗在一线的缉毒民警不同,张鹏从事的工作并没有生命危险,但为了惩治犯罪,他们必须在专业上狠下功夫。
“现在的制毒师越来越狡猾,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张鹏说,由于合成毒品日渐增多,毒品也由原来单纯的海洛因、麻古等变得复杂起来,他们必须从复杂的化学品中,提取与毒品相关的化学物质,才能证明是不是毒品。
不过,相比枯燥的实验室工作,张鹏更喜欢去现场——这是与制毒师正面“较量”的机会。
2008年7月,他接到通知,璧山警方捣毁了一个制毒窝点,需要他前往记录制毒现场。
张鹏和同事赶到现场看到,制毒窝点是一栋两层高的农家小楼,整个二楼5个房间都是制毒场所。虽然已经开窗透气很久了,但他刚进入房间时,仍被刺激性气体熏得睁不开眼。
“由于气味太浓,我每次进屋只能呆5到10分钟,然后赶紧出来透气。”张鹏说,一般记录制毒现场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但在这个现场足足干了一整天,屋里屋外跑了几十次。
“有的现场更麻烦,制毒仪器还在运转,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张鹏说,有次遇到一个正在工作的制毒机器,他们赶到现场后将机器逐一拆除,危险才得以解除。
有个样本鉴定了15天
截至今年6月,张鹏和同事们已经鉴定了上万个样本,每天要化验近百个,几乎每周都要加班。
“曾经有一个毒品样本,我检测了15天。”张鹏说,当时他接到的是一团黑漆漆的东西,就好像旧社会的鸦片膏。一问才知,原来是制毒师手法低劣,掺杂了许多杂质,民警无法判定里面是否有毒品成分。如果检测不出来,则无法定嫌疑人的罪。
最初的几天,张鹏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有成功。但他没有放弃,不断对样本进行提纯,直到第15天,终于检测出了毒品成分。
“我的工作也许不那么容易立功,但却非常重要。”张鹏说,鉴毒民警每一次化验、每一次签名都关系着法律的公平、公正;每一个毒品案件的告破,都有着他们的汗水与付出。
“我要比制毒师更懂毒品,才能将他们绳之以法!”张鹏说。
据了解,近三年来,张鹏共计完成定性案件4662件,定量案件741件,检材数14227份,出具检验报告4662份,无一差错,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根据张鹏出具的检验报告,共打击毒品犯罪分子4100余人,其中伏法的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