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理学高端论坛在渝开幕多位院士建言警惕化合物复性毒性伤害
“快速增长的化工品数量,导致环境压力增大。过去两年中,新增的化合物种类大约为3700万种,对很多都缺乏毒性评价。”10月20日上午,以“创新毒理科学,服务健康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毒理学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毒理与健康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及对接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多位院士级专家表达了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最新见解,希望加强对新型化合物毒理研究和毒性评价,避免肿瘤发生,让人们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
论坛现场
警惕生活和环境中的复合毒性现象
“毒理学是跨接环境与健康的桥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是我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专家。在开幕式后特邀报告环节,他作了《成组毒理学与风险评估》报告,目前与健康相关的基础数据缺乏是缺乏系统研究的主因,环境科学、毒理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所以临床医学很难解释发病原因。
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院士以美国一项研究解释了复合毒性现象,10种农药化学品每种农药化学品均不超标,通过3000只蝌蚪进行实验后发现:多数蝌蚪出现异常。这就是复合毒性问题,在平常的生活环境中也可能存在,多种“不超标”的物质合在一起,是否会产生复合毒性,有待进一步定量深入研究。
复合毒性效应和非典型剂量-效应关系以及环境与食品中未知化合物及毒性的鉴定被视为毒理界三个科学难题。江桂斌院士指出,全球化合物的快速增加带来新型环境污染物的问题,“近年来,平均每天约增加4万种。如何筛选和发现新型污染物?其毒性如何?”目前有明确毒性评价的只有3%左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发明的成组毒理学分析仪正在积极推进,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污染物是什么?含量多少?毒性如何的问题,可服务国家环境与食品等应急需求。“希望通过大数据建设能收集到更多对环境、对健康有影响的数据,空气污染物相关研究如果能精确到分子级水平,对防治肺癌大有帮助。”
基因突变类型多样精神因素值得重视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是我国肿瘤生物学专家,长期从事炎症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他在题为《肿瘤发生与干预的国际前沿与挑战——兼谈青年人才成长》的特邀报告中指出,我国死亡率排名前五位的肿瘤中,主要是与呼吸道相关的(肺癌)和消化道相关的(肝、胃、食道、结肠),这就对空气质量与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张学敏院士
认识肿瘤分为细胞周期、基因突变与免疫逃逸三个阶段,相应有化疗药、靶向药、免疫治疗三种方式,基因突变有96种类型;目前已确定的1100种致癌物(包括黄曲霉素B、芥子气、二恶英类化合物等),与80%的肿瘤发生有关。肿瘤防治的致癌因素中,除致癌物、遗传因素之外,精神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张学敏院士建议“消除那种长期不能释怀的纠结情绪也可防治肿瘤的发生。”关于青年人才培养,要以“代表作”评价推动自主创新,追求“十年磨一剑”,避免“一地鸡毛”,科研工作者要甘于寂寞,因为“人的智慧是通过孤独产生的”。
论坛现场
本次活动主办单位是中国毒理学会,支持单位是重庆市商务委,会期为10月19日—22日,王辰院士、陈君石院士、江桂斌院士、张学敏院士、赵宇亮院士、沈建忠院士等知名专家以及有关领导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及相关活动。活动由学术论坛、科技成果展览展示、创新项目资本对接和高端人才洽谈四部分组成。涵盖了环境、食品、农药、化妆品毒理的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业。通过大会中创新项目展示与资本对接活动,系统筛选一批创新项目,此次论坛汇聚了全国近百所著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10余家医院、若干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药物研发企业的800位左右工作在一线的权威毒理学家和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旨在促进中国毒理学及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产学研转化,推动重庆相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创新项目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陈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