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以上大学毕业生 愿意留在重庆就业 市教委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小民企新兴产业对毕业生需求大,互联网制造业需求旺盛

14.03.2016  16:45
65%以上大学毕业生 愿意留在重庆就业 市教委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小民企新兴产业对毕业生需求大,互联网制造业需求旺盛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随着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地,中小民企和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相对明显。 (资料片图)

      2016年开年后,重庆迎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昨天,重庆市教委发布调查显示,中小民企和新兴产业需求明显,电子、汽车产业集群、智能装备、互联网产业等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增加。
      互联网、制造业需求大
      调查显示,节后第一周各地迎来招聘高峰。根据调查,今年重庆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公招总量较少,部分国企继续压缩高校毕业生招录计划甚至停止招聘新员工,导致毕业生最期望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岗位数量减幅较大。而随着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地,中小民企和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相对明显。
      据人力市场岗位提供情况分析,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需求比例占55.6%;国有企业需求比例占17.1%;外资企业占12.5%;合资企业占9.9%;其他占4.9%。
      从行业需求来看,电子信息、汽车摩托、材料工业、智能装备等制造产业集群和互联网产业需求量最多,占33.5%;其次是物流、运输、居民服务、电子商务、其他服务业占26.2%;第三是房地产、建筑业占12.9%;第四是文化、教育和娱乐业,占8.3%;第五是金融业,占5.9%;其他行业,占14.2%。
      与去年相比,电子、汽车产业集群、智能装备、互联网产业等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与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和重庆经济特色结构有一定关系,对于熟悉和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更多的工作机会。
      初职月薪期望降低
      本地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不再一味追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将就业目标投向了更有发展潜力的二线城市以及一些正值上升期的中小县城。
      调查结果显示,2016届毕业生愿意留在重庆本地就业的占65%以上,到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西部周边省市就业的在15%左右,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占12%(其中主要为研究生),到中部地区占8%,表明经济增速靠前的西部地区尤其是重庆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越来越强。
      67%的大学生打算“先就业后择业”。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应届毕业生梁勇表示,将先找一份工作,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炼自己,寻找更好的机会。
      在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下,绝大多数大学生普遍降低了就业预期,对初职月薪水平的要求不断下调——毕业研究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3500-5000元/月,本科毕业生期望在3000-4000元/月,专科毕业生期望在2500-3000元/月。 
      首席记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