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水市乡:"互联网+"红色乡村游让村民增收
深秋,黔江区水市乡,这个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山集镇已有了些许凉意。
一大早,村民杨爱华的农家乐已开门营业,一位村民拎着几袋乔巴菌来店里寄卖。杨爱华告诉记者,这几天正是山中乔巴菌成熟时节,他的农家乐除了接待游客外,还负责将村里的农特产品销往城里,生意还不错。
近年来,水市乡利用电商平台,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带旺农产品销售,让村民尝到增收甜头。
贺龙四次来此,老街红色文化深厚
水市乡位于黔 江西 南边陲,据相关史料记载,1916年至1934年,贺龙曾四次来到水市乡水市村从事革命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1934年5月,贺龙率红三军夜营水市村水车坪,次日,奔袭彭水县城。夜营当晚,贺龙还在水车坪一棵皂角树下召开了军事会议,为夺取彭水奠定了基础。如今,这棵皂角树被当地村民称为“红军树”。
踏着蜿蜒的青石板路,街道两旁尚存的老木屋别具一格,精美的雕花、古老的戏楼仿佛诉说着老街昔日的繁华。上世纪初,水车坪老街原是川东南贩卖骡子、马、牛的重要集散地,每逢赶场天,各地商贾往来于此,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1914年,贺龙第一次来到水车坪宣传革命思想,认识了当地村民石琢之。在革命斗争中,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石琢之还曾掩护贺龙逃脱国民党的追捕。“贺龙离开水车坪后多次给我外公写信,外公一直以有这样一个兄弟而自豪,在世时,常常向我们讲述贺龙在水车坪的点点滴滴。”石琢之外孙黄炳成告诉记者。
在水车坪,流传着许多贺龙的故事,据当地村民介绍,贺龙每天清晨都要提着两个上百斤的石墩沿着天井跑步。老街居民杨钜禄家中至今还珍藏着贺龙曾用过的其中一个石墩。
老街没落,避暑经济带动转型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传统交通工具集散地的水市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村里缺乏主导产业,许多村民外出务工。
“水市村不是没有发展机会。”水市乡党委书记喻刚告诉记者,水市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3%,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距离渝湘高速濯水互通段仅17.4公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及区位优势使当地政府萌发了以该村为中心,辐射全乡发展高山避暑游的想法。自2013年以来,水市乡便以创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和创3A级景区为目标,陆续投入1000余万元在水市村一带修建了森林步道、文化休闲广场、露营 基地 等。
杨爱华便是高山避暑游受益人之一。过去,他是村里的烤烟种植户,2013年,他投入部分积蓄,在水市乡场镇开了家农家乐。两楼一底,共有20多个床位。杨爱华告诉记者,夏季是旅游高峰期,他的农家乐每天常住游客就有十多名,除去成本,他一个夏季能挣6万元。
与此同时,水市乡还出台了政策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凡拥有6个床位以上的农家乐,可获得1.2万元至2万元补助。此外,政府还主动牵线搭桥,成立了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以实现农家乐统一、规范化管理。
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短短三年,水市乡便发展起116家农家乐,接待床位1400余张,乡村旅游从业人员400余人。其中,大部分农家乐老板还是当地返乡创业的村民。
融入互联网,乡村游带旺农业产业
高山避暑游在水市乡初见成效后,新问题开始接踵而来——避暑游季节性强,农家乐常常陷入“夏季营业、冬季歇业”的尴尬境地。
为了打破季节桎梏,去年起,乡政府开始深挖红色文化,对已有的“红军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水车坪百年老街等红色景点进行了提档升级。同时,在濯水至水市乡15公里的主干道两侧栽种了黄花槐、桂花等苗木,在全乡范围内新建了牡丹园、腊梅园、生态观光采摘园等。水市乡基本形成了集避暑纳凉养生、民俗生态观赏、森林草场摄影、户外拓展探险、红色革命教育为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品牌。
树立品牌后,乡政府开始着力推广。他们鼓励农家乐老板加入市扶贫办搭建的“网上村庄”网络平台,该平台能以区域为中心,将分散于各乡村的农家乐信息发布于网上,同时提供线下接待服务,将城里的游客带到预定的农家乐。
杨爱华的农家乐加入“网上村庄”刚满一年,他告诉记者,“以前,农家乐吸引的都是回头客,自从加入‘网上村庄’,游客可从网上直接了解信息,更有助于农家乐推广宣传。目前,‘网上村庄’已为我介绍了200多位客人。”
更为重要的是,“网上村庄”不仅可以线上招揽游客,还可将村里的农特产品销往城市,使农家乐兼顾农村网店的功能。以水市村乔巴菌为例,杨爱华告诉记者,村民将采摘的乔巴菌放在农家乐寄卖,寄卖收入归还村民,他则靠网站提成盈利。去年他一共网销了500多斤乔巴菌,每斤乔巴菌的售价在200元左右,为村民直接增收10万元。
据统计,今年,截至9月,水市乡“网上村庄”电商平台共实现 农副产品 交易18000余次,交易额达140余万元,下一步,该乡还将继续壮大电商平台,在发展红色乡村游的同时,盘活野生乔巴菌、野生天麻、高山蜂蜜等农业产业。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