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知县题刻保存完好 成为难得一见的实物资料
金轮寺山门
位于金龙镇金鼎村金轮村民小组一小山山顶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金轮寺遗址,现为永川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地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于道光7年孟夏复修。该遗址现遗存部分人物造像和遗址山门,也为永川当地的宗教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2016年,区政协历史文化遗存调研组前往位于金龙镇金鼎村金轮村民小组的金轮寺遗址调研发现,200多年前时任永川知县黄嶰谷给金轮寺山门题写的“灵鹫风清”四字保存完好,成为难得一见的实物资料。
金轮寺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即公元180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道光七年修复后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现遗存部分人物造像和山门。经1986年全国“二次文物普查”发现后确定为永川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实行原址保护。保留下来的山门为石质牌楼形式建筑,座北向南,悬山式顶,四柱三开间。面阔5米,进深1.5米,通高9米。在南北门额上分别雕刻有人物、动物、花卉图案和“永镇如龙”、‘灵鹫风清’、“疎(同“疏”)云”、“淡月”等文字。该遗址在1986年全国“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山门不仅图案精美,而且题刻也不一般,特别是那题于山门北面一重檐正中的‘灵鹫风清’四个字。”据调研组同志介绍,从款识上得知,“灵鹫风清”四字由“重庆府永川县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黄嶰谷”题写。“正堂”是明清时期对知州、知县等地方长官的称呼。纪录和加级是用于议叙即奖赏官员的,有具体政绩才能纪录,有纪录才能加级,有纪录、加级才能加衔。
按清代议叙制度,“加三级纪录五次”是比较高的奖赏了。据《永川县志》等史料记载,黄嶰谷,江西浮梁人,嘉庆十三年即1808年任永川知县。在《道光朝实录》第二十三卷有关于黄嶰谷的记载:“甲子。以防堵云南夷匪。予四川知县黄嶰谷等、并出力各土司、升叙有差。”又据《邛崃县志》等史料记载,黄嶰谷在邛崃县任职期间曾为邛崃城题匾:“祥分井南”。
一座寺庙的山门能够获得地方长官的亲笔题字,可见该寺当年影响之大。而“灵鹫风清”四字笔力遒劲,显示出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平。特别是在“鹫”字的写法上,将“鸟”中一短横拉长,使整个字显得不虚不空、上下协调。
据了解,永川从唐大历十一年即公元776年建县到1949年解放,有资料可考的永川县知县、知事、县长共81任。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留给永川人民的墨宝除在《永川县志》等史料中略有记载外,现在已经很难查找。据《永川县志》记载,旧县衙门前鼓楼门上的“昌州古治”四字,系明知县王恩茂所题;鼓楼门上的对联“三乡一里进斯门都着眼看这官员好否,万水千山来此地常回头顾我子孙昌么”,系黄嶰谷的下一任县长许机所题。另据《大安镇志》记载,“大安场”三字也系许机所题。可惜时过境迁,这些题刻早已荡然无存。如今,黄嶰谷题写的“灵鹫风清”四字保存完好,这无疑是留给永川人民的一笔宝贵的人文财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罗洋 通讯员 张义骞 摄影 王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