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推动环卫工作市场化 清扫作业全覆盖
近日,环卫工人在清洗洋河中路某串串香店前的油污。(图片由江北市政园林局提供)
今年以来,江北区郭家沱街道的居民发现,过去脏乱差的社区、道路,如今时刻都保持着干净整洁。记者获悉,上半年,江北区通过将老旧社区、背街小巷等清扫保洁市场化,改变了郭家沱街道等偏远区域垃圾由居民自理的现状,实现了环卫清扫保洁在该区的全覆盖。
“老旧社区没有物管公司统一管理,过去我们楼栋的垃圾都是请业余人士打扫。但由于每天只打扫一次,一些公共区域、边角地方还常常不打扫,社区、道路看上去总是脏兮兮的。”郭家沱街道一老旧街道居民王全告诉记者。
据了解,一直以来,江北区中心街道区域环卫保洁均由环卫工人进行统一清扫、清运,由于社会单位自行管理,一些偏远街道尚未纳入。今年上半年,江北区市政局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聘请社会化保洁公司清扫老旧社区、背街小巷,最终实现了全区清扫保洁的全覆盖。
江北区环卫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过去每天仅一、两次清扫频率不同,保洁公司人员从早上4点到晚上8点甚至12点进行时时清扫,实现了全时段覆盖;同时,他们还会对过去被忽略的边坡、天井等公共区域垃圾进行清扫,实现了全区域覆盖;此外,对如低层楼雨棚等视线范围内的垃圾也会进行清扫,实现了全视线范围的覆盖。
“过去请的业余保洁员,打扫工具就是一把扫帚,边边角角扫不到,一些顽固垃圾、污渍也清理不了。而现在保洁公司都使用机械化设备,如快速保洁车、高压冲洗机等,社区、道路都被打扫得‘亮堂堂’的。”王全说,如今,社区、道路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做得更到位,居民生活环境也大大改善。
除解决垃圾清扫问题外,记者了解到,市场化运营还进一步提升了江北区垃圾收运、处理能力。
大石坝正街社区居民曾女士介绍,过去,社区在固定点放置了铁皮垃圾箱,由居民自行投放。但由于垃圾箱箱口较小,部分居民投放不到位,造成垃圾箱周围垃圾满地,臭气熏天,“居民意见都很大,天天都去投诉”。
为解决这一问题,江北区率先在大石坝街道试行垃圾前端收运的市场化试点工作,即聘请专业保洁公司负责社区垃圾收运。
“保洁公司将垃圾箱更换为垃圾桶,我们投放起来更方便;他们还会定时将垃圾运往垃圾站点,避免了垃圾堆积产生的异味、污染等问题。”曾女士介绍,居民们对这种改变都非常满意。
记者获悉,由于垃圾前端收运试点受到居民一致认可,该方式将于明年在江北全区推广。
在垃圾分类试点上,江北区也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宣传、激励等,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注册率、参与率、投放正确率都大幅上升;而在餐厨垃圾整治上,江北区更是全市领先:为制止餐厨垃圾的非法利用,该区相关部门联合执法28次,共查获77台非法收运车、1054桶餐厨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