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创“小马工作室”为民解忧成效显著
地处江津南部山区的中山镇,近几年因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收入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历史遗留及改革发展等因素交织,导致矛盾纠纷大幅增加。
中山滨河路项目起源于2010年,当时因嫌占地补偿费用给的少,有群众躺在挖掘机前面,放言“不谈好价钱不准修,要修从我身上开过去”,于是这条路便一直存在“计划书”中。而就在今年3月,滨河路项目重新启动,短短两个多月,临河道路已基本铺设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绿化改造,预计今年8月份正式完工。
从搁置多年的“僵尸项目”到如今的顺利施工,为何?原来是中山镇政府依据“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将群众的事办好”的理念,针对矛盾纠纷化解,在学习“老马工作法”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五步工作法,即是“听、梳、调、解、定”,让事情得到了顺利解决。
“五步工作法”——听,是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说,真正“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感受、心情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到问题的关键,为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做好铺垫。梳,是看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当事人提供的个人信息、涉案证据等所有材料认真梳理、察看,反复推敲,去伪存真,确保证据材料真实有效。调,是询问纠纷详细情况,对事件的起因、发生、经过、结果进行询问,及时回答当事人对于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提问。解,是促进双方互相理解,摒弃“一刀切、一锅煮”的错误做法,结合不同类型纠纷特点,对双方当事人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疏导和劝解,在情与理、法与理之间找出双方共赢的平衡点。定,是通过回访定纠纷,督促双方当事人按照协议条款履行完义务后,随即进行回访,并就履行调解协议的结果和双方对调解的满意程度等做好回访记录。
为了进一步深化“五步工作法”,今年3月,中山镇实地学习“老马工作法”后,采用“1+3+X”的方式,成立了“小马工作室”。
“1”是指选聘一名镇首席人民调解员;“3”是指在综治、信访、司法所抽调的3名骨干人员;“X”是指其他相关部门的骨干人员,旨在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同时以中山法律讲堂、法治文化一条街、青少年法制教育、法治院坝会为“四个支撑”,严格落实信访交办制度、重大矛盾纠纷案研判、调处制度等“八项制度”,每月采用集中接访、带案下访和主动约访等方式,听取群众诉求,收集社情民意,及时解决问题,努力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2015年6月3日,早上8点过,一个60岁左右的老者走进了“小马工作室”,拿出一封写得密密麻麻的感谢信。
这位老者名叫刘某,多年前与邻居张某因修人行便道时发生纠纷,导致两家关系恶劣。今年3月,刘某想改造自家危房,要使用张某修建的人行便道用货车运送建筑材料,张某要求刘某运送材料时不能用货车,只能用三轮车转运。这样一来,刘某要多支出近1万元转运费。刘某家庭原本经济困难,邻居张某这样“穿小鞋”,双方矛盾再次激化。
镇司法所所长、“小马工作室”首席人民调解员詹登华,了解情况后,组织调解人员与双方谈心,向双方当事人阐明相关法律关系,并多次上门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协议担保人收取2000元保证金,以保证人行便道保质保量修复,及时化解了一场邻里纠纷。
现在,刘某新房主体结构完工,6月底就可以搬进新家了。
从2014年以来,中山镇的“五步工作法”共排查出各类隐患、矛盾纠纷15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有效实现民意表达渠道畅通,基本形成“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近三个月内,“小马工作室”先后接访群众100余次,调解成功37件,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小马工作室”的成绩离不开兢兢业业的“小马”们:为了调解一件意外死亡纠纷,首席调解员詹登华曾三天三夜没合眼,一坐就是9个小时,等到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后,才发现下肢已浮肿;政法书记唐平显面对激动群众的脏话、狠话,仍心平气和微笑面对,在一次调解邻里纠纷现场,被激动的群众打伤手指仍坚持继续调解,直到双方握手言和;55岁副调研员陈国华不顾重感冒,奋战在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人大主席郑德平为保证滨河路顺利进行,连续三天召开院坝会,声带受损……他们在实践工作中,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做到不推、不压、不回避,主动出击,迎难而上,较好地实现了“三个转变”。
矛盾纠纷排查主动出击,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小马”们主动深入到群众中,通过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从“进门看脸色,干活看劲头”的表象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在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的“鲜活”资料,尤其是涉及房屋拆迁、土地补偿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延伸信息触角,拓宽信息来源,全面搜集掌握社会稳定的深层次、预警性信息,做到了耳聪目明、未动先知,有效防止了各类社会矛盾叠加聚集。
矛盾纠纷化解分流归类,从“无序调处”到“有序分类”转变。对矛盾纠纷分流归类,对已解决的矛盾纠纷及时回访,防止反弹;对本级范围内能解决的矛盾纠纷,明确责任,制定措施,限时化解;对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积极向上级反映,或者引导群众利用仲裁、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群众满意度节节上升,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矛盾纠纷调处联动联调,从“单兵作战”到“合力运作”转变。为有效调处矛盾纠纷,中山镇坚持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过程中,做到了在工作上形成合力,在措施上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群众代表和当事人亲属在矛盾调处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矛盾纠纷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