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江津往事 探寻江津南部山区庄园兴盛之谜

30.04.2019  21:25

庄园是大地的遗珍,是富饶丰沛的符号,是艺术与文化的积淀。在江津绝美山水之间,坐落着各式各样的庄园,其中数量之多以南部山区为盛。密林之中,是何种力量推动着这些庄园繁花似锦,又是何种力量在造就它们的过往辉煌,种种迷雾撩拨着我们的探秘之心。

今(30)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深宅大院,回望那一段段让人津津乐道的繁华旧梦,一起拾掇隐没于此的传奇过往。

南部山区庄园数量居重庆市前列

要说重庆哪里庄园最多,江津南部山区尤其中山古镇附近绝对是最密集的地方。其中仅中山镇登记在册的便有35座之多。

推开历史大门,有名冠全国的“西南第一庄”会龙庄,还有保存完好的中山龙塘余氏庄园、瓦屋头庄园、荣庐庄园,锁在“深闺”待人识的枣子坪宦氏庄园等。

了解江津的庄园文化也许是最快速触摸江津气质内涵的途径。作为“西南第一庄”的会龙庄,在星布于江津的古庄园中独树一帜。四面山上,一座黛瓦白墙的大型建筑坐落在楠木环绕间,这就是会龙庄了。三进制的建筑规制,仅建筑面积就达2万平米。

一个庄园,诸多故事。修建庄园的主人是谁?具体从何时开始修建?建筑为何仿紫禁城格局?神奇的暗道、排水系统等未解之谜也深深吸引着我们。 

据中山镇文化站干事刘栋林介绍,不少庄园的发迹规律依靠经商发家、科举荣家、文化传家,虽经时代更迭、繁盛衰败,却给世人留下了众多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

从会龙庄到枣子坪众多庄园一路走来,寻索历史中的江津庄园鼎盛时代,似乎都与那条条运盐商路有关。在寻找江津庄园往事时,我们曾经屡思不解的疑问,也在一步步解开。

往事里的“庄园”与“盐商

散落江津各处的众多庄园,与山水相依相守,也流传着一代江津盐商的传奇故事。山间马帮、驮队如织,南部山区密林中众多庄园在悄然崛起,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神秘联系。

江津南部山地为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域。随着政治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南部山区已经形成了以基层场镇为中心节点,以陆路交通为主,并辅以水运交通,将各个场镇以及大中城市串联起来,将较低层级的乡村市场与较高层级的城市市场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了四通八达、商品流动的网络体系。同时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川黔交通要冲,成为当时勾连贵州与四川经贸往来的中转站,更成为川盐入黔最为主要的大通道。

南部地区山地和丘陵居多。起伏不平的地势让陆路交通成本节节升高。陆路行不通,水路则更为便捷经济。而区域内河流密布,从笋溪河分出的支流以飞龙河和复兴河为主,纵横着紫云河、头道河、黑神河等支流,河流繁多让南部地区的水运发展如鱼得水。

走中山古镇的马帮、背夫,往往都会在中山“盐店头”中转。据资料显示,盐运鼎盛时期,每天来此转运的骡马就有900多匹,靠岸商船300多条,超过30吨的货物运输。走长江、笋溪河,还有白沙的运盐队伍,在“盐店头”中转之后,要么走会龙庄到大店子、梁村、寨坝到温水、赤水一线,要么走其他几条古道出川入黔。 

发达的水运孕育了商机,也聚集了人气财气。至今中山古镇矗立的号称清朝第一“打假”碑——禁卖发水米碑上仍刻有“每场期买米不止万人”,可见当时经济繁华之景。盐运也成为这些大多数庄园主秘而不宣的财富来源,让他们迅速积累起富甲一方的财富。

庄园里“”与“不同

从四面山巅眺望江津,有密林阻挡,大庄园便成为避世桃源,而曾经辉煌的江津盐商全盛时代,也都凝固在庄园的一砖一瓦之间。

据刘栋林介绍,庄园的共性多数在于选址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风格大都遵循中轴线和对称式控制全局,主次分明,仿造宫殿建筑的布局方式。也有不少庄园将家庙、议事堂、客厅连在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庄园修筑有防御设施——碉楼,既可彰显主人家的富贵发达,阻挡山匪的来袭,也可便于移民来的人家登上碉楼缅怀。其中,会龙山庄内有一座修建于民国时期的五层碉楼,碉楼高38米,地基深10米。碉楼每层楼设有不规则的漏斗状枪眼和遮蔽式小窗。一层碉楼大门后还有一间密室,用于扼守碉楼大门,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其外,商贸的繁盛也吸引了多地移民的到来。不同地域的移民,因宗教信仰不一,带来了会馆、宗祠、寺庙等建筑形制。随同而来的还有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如划龙船、中山蜡染、千米长宴等等,这些非遗传承,发源于全国各地,融合于江津地域,是多元文化汇聚的结合。

多元文化的融会演绎出庄园的差异性。既有以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壁融合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的徽派建筑,也有穿斗抬梁式混合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夹壁或穿斗半木板墙等,也有融合了其他地区建筑装饰手法的巴蜀合院式民居院落等,彰显了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上千年历史更迭,将众多传奇如江水般,注入这座以江为名的城市。拨开历史浓雾,众多的古庄园群落跃然于眼前,等待你一步一拾。庭院深深中的一砖一瓦,把人们带入一场场关于历史人文的寻找与沉思……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